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根治“毒跑道”,标准之外还需多措并举觅“良方”
新华社济南3月21日电(记者邵鲁文)近日,如何防止校园“毒跑道”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去年以来,全国多个省市陆续出台规范塑胶跑道建设的地方标准,这些标准对塑胶跑道建设有何影响?根治“毒跑道”还需要哪些措施?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地方标准陆续出台,多地塑胶跑道陆续恢复建设
去年以来,上海、福建、山东等省市陆续出台了更为严格的塑胶跑道建设标准,在这些标准中,例如“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等以往国家标准中没有限制的有害物质被列入“黑名单”。一些省份还在塑胶场地面层铺设、验收等环节进行了规范。
据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院长裴祎荣介绍,目前各地出台的标准不仅对原材料有所限制,对塑胶跑道的验收和物业单位的后续保养等环节,也设置了严格的标准,可以有效防止施工单位逃避责任,也让跑道的日常维护有了参照依据。
专家认为,在新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之际,地方标准能够弥补标准的缺失问题。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汪逸安表示,目前塑胶跑道的建设和验收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现有的《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是推荐性国家标准,而各地新出台的地方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能更有效地规范各地塑胶跑道建设。
随着各地地方标准的实施,部分之前陷入停工的校园跑道建设陆续准备恢复施工。记者在济南官扎营小学看到,该学校的塑胶跑道建设已完成基础施工,塑胶面层尚未开始铺设,学校相关教师告诉记者,随着山东新标准的实施,学校会积极准备,按照新标准要求施工方,在天气转暖时重新开始建设。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标准 跑道 塑胶 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