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 钜惠民生

中科院回应社会科技需求 11大项目惠民生

2017年03月30日 17:20 | 作者:陈海波 齐芳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聚焦芯片 摆脱受制于人窘境

2017年实施的重大项目中,两个高技术项目值得关注,它们均与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有关。

一个是深度学习处理器研发及其产业化(寒武纪)项目。该项目将研制用于智能终端的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优化深度学习算法,并开展基于智能终端用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的虚拟现实三维感知技术研究,实现产品应用与推广。

另一个是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的5G芯片产业化项目。“目前,5G技术还很不成熟。中国不仅要做标准,更要做芯片,因为即使技术标准是你的,如果没有自己的芯片,在应用5G的过程中还是会受制于人。”严庆说。

中科院将集中5个研究所的研发力量,完成五六款射频前端、基带芯片、网络核心技术产品化开发与应用验证,与广东省共建“下一代通信芯片产业创新平台”即“5G研究院”,还将与中兴、烽火、大唐等形成产业联盟,推进产品规模应用。

成果转化 逾万项目获得效益

中科院希望以重大项目的成功,带领更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抓大放小,并不意味着只做大项目。“我们积极组织全院力量,加强与各地的科技合作,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更多有效的中高端科技供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赵千钧说。

赵千钧的话,有底气。据不完全统计,中科院2016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11281个,其中新增转移转化项目1499个;为社会企业当年新增销售收入3831.43亿元,比上年增长7.68%;为社会企业当年新增利税472.44亿元,比上年增长6.83%。

全国31个省区市(不包括港澳台),均有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项目。以成果转化为当地企业带来的销售收入来看,江苏、广东、河南获益最多,分别为1133.74、553.60、332.29亿元。最少的贵州省,也有1.29亿元。

“地方与企业的科技需求非常旺盛,我们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合作邀请。这激励我们更要做好科研,提供更多科技供给。”赵千钧说。(本报北京3月29日电 本报记者 陈海波 齐芳)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中科院 社会 科技 惠民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