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80后母亲割肝救子 为手术每天跑步瘦身13斤

2017年04月11日 10:33 | 作者:吕高见 | 来源:大河网
分享到: 

进展丨母亲瘦了13斤,符合手术标准

昨天早上7点,郑大一附院住院部2号楼12层肝移植病区一间病房里,凡凡身穿病号服,外面套着一件橘红色羽绒服坐在病床上,母亲高红梅在一旁陪着。

10岁的凡凡,来自新乡市延津县一个农村,被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在郑大一附院接受治疗。其主治医生透露,肝移植是唯一的有效办法,母亲高红梅决定割肝救子。为了治疗脂肪肝,她每天坚持奔跑10公里,上下12楼从不乘坐电梯,引发广泛关注(本报3月30日报道)。如今母亲高红梅用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减重13斤,符合做手术的标准了。

得知孩子手术,凡凡的爷爷奶奶及亲属专程从老家赶了过来,为孩子鼓劲加油。凡凡病床紧挨着高红梅的床。早晨6点,他们一家人就起床了,在做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

“孩子不用怕,咱娘俩一起度过。”凡凡盘腿坐在床上一直低头不语,高红梅紧握着他的手反复安慰。席芳也在一旁鼓励儿子,不用害怕。

高红梅告诉大河报记者,目前她身体一切状况良好,早就期待这一天了。“心情有点紧张,但是为了孩子我要坚强下去。”

“欢送英雄的妈妈,加油!”昨天早上7点50分,高红梅首先被医护人员带至3楼手术室。临行前,病房和楼道里挤满了前来送行的人,大家都在为她鼓励,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一个小时后,凡凡也被送入3楼的手术室,进行肝移植手术。

手术丨父亲守在手术室外,等母子俩出来

“我等着你们平安出来。”妻子和儿子陆续进入手术室后,席芳不忘一一叮嘱。

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在手术室关门的瞬间,席芳对着挂在墙上的钟表,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他说,留张照片来纪念这个特别的时刻,“心情有点紧张,终于可以进行手术了”。

心疼儿媳妇和孙子,手术室外,凡凡的奶奶一直在抹眼泪。

手术在紧张进行。三楼家属等待区,席芳盯着电视屏幕,焦急等待医护人员呼唤,期待能早点看到娘俩的身影。即便是上厕所,也是急匆匆,生怕错过。

之前曾有人质疑,为何不给孩子移植他父亲的肝脏?对此,席芳坦言,孩子被确诊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后,他原打算割肝救子,锻炼许多天后,通过各项检查,医生说他的肝脏之前感染过,虽已痊愈但不太适合做捐献,如果移植的话,对孩子会有影响。最后很遗憾,他不得已才放弃。

“孩子很懂事,希望他坚强些。”说起儿子,席芳控制不住自己,一度哽咽,眼泪落了下来。

席芳回忆说,一次趁着天气好,他就带着孩子出去玩,看到许多小朋友在玩飞机模型,孩子也想要,一问价钱25元钱,这时他说:“爸爸不要了,太贵。”等逛了一圈,天黑后返回时再问价钱,便宜了5块钱,才同意买下来。

“孩子有一个梦想,就是坐飞机到北京看升国旗。”席芳说,等有机会一定为他实现这个愿望。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割肝 救子 手术 瘦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