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宋子奎:妙手为衣换新颜 铸就绿色环保梦

2017年04月19日 15:09 | 作者:刘利影 | 来源: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 

我国是服装消费大国,长期以来因洗涤技术的落后导致衣物褪色“未坏先扔”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吉林省亨泰服装洗染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宋子奎运用逆向思维致力于“有色纺织品洗染化料科学研究工程”,发明了“增色洗衣液”,只需将褪色衣服浸泡五分钟就能焕然一新,衣服寿命因此增加1到2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宋子奎研制成功的“增色洗衣液”成功填补了国内科研成果的空白,已向世界45个国家申报了发明专利,获得七项中国国家发明专利,以及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业界和社会各界将宋子奎称为“中国服装颜色返新之父”。2017年1月,宋子奎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

实验室里的宋子奎。本人供图

初心: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在从事“增色洗衣液”研究之前,宋子奎曾有过服装纺织印染的工作经历,这使他非常了解服装制作的各个流程,深知制作工序的复杂、资源的消耗和劳动力的投入。“纺织业是污染大户,从纺织纤维生产到染色,再到后期服装制作,都涉及环保问题,特别是印染环节,污水排放、能源和化学污染物的消耗非常大”。

服装生产要经过纺织、印染、成品三大环节的近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是劳动密集型作业,因此形成了高碳、高耗、高污染的“三高”产业链。服装穿用设计寿命一般为10年,但因洗涤容易褪色变旧,实际使用寿命仅有2-3年。

宋子奎举了牛仔裤的例子来说明服装制作所消耗资源的数量之大。制作一条牛仔裤平均耗水2吨,假设中国人一年穿一条牛仔裤,一年制作10亿条牛仔裤,耗水量就是20亿吨,宋子奎十分感慨地说,“不只牛仔裤,我们还要穿其他服装,制作一件衣服非常困难,因为褪色就放弃一件衣服,十分可惜。”

制作衣服的艰辛以及褪色带来的浪费令宋子奎十分痛心,也成为了他后来放弃粮食局的“铁饭碗”从事研究的原动力,“我的初衷就是节约,消费者没有接触过服装行业,对服装的浪费没有深入了解,但是对纺织行业的人来说,这种浪费令人特别心痛。”

虽然在通化市粮食局捧上了“铁饭碗”,宋子奎却依然挂念着服装浪费问题,总想着发明一款能够去污增色的洗衣液。业余时间,宋子奎开始收集资料,各地走访专家,研究服装印染知识,深埋在心中的“服装颜色返新”梦想的种子开始破土长大。

初心已定,唯有向前。1994年3月,我国颁布了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了宋子奎极大的鼓舞,他更加坚定了实现梦想的决心。此时宋子奎已经辞掉工作专心从事服装印染研究4年有余,但追逐梦想的路程并非一帆风顺。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宋子奎 环保梦 绿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