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清华预算超233亿领跑部属高校

2017年05月05日 09:25 | 作者:沙璐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追问1 高校“钱袋子”怎么用?

教育支出占预算比例一般最大

高校“钱袋子”已经确定,这些钱从哪里来,要用到哪里去?从收入来源看,高校收入主要有几大块,分别是各类财政拨款、上年结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

各类财政拨款一般是高校收入的主要来源,比如吉林大学财政拨款 332518.15万元,占收入预算的52.86%;北京化工大学一般公共预算拨款99815.55万元,占总收入的40.07%。

也有些高校财政拨款占比较少,北京大学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488346.23万元,占34.32%;事业收入占比37.40%,高于财政拨款。

支出方面,一般包括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等。在这些支出中,教育支出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也最大。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支出438558.45万元,占支出预算总额的84.29%;结转下年68400万元,占13.15%;住房保障支出12303.43万元,占2.36%。

厦门大学教育支出所占比重更高,在608404.03万元的预算支出中,高等教育支出57770万元,高达94.96%。

3

追问2 预算为何普遍增加?

因“双一流”建设增加财政拨款

今年近70所高校预算数较去年都有所增加,多的增幅达几十亿元,涨幅超过20亿的至少有8所。

为何今年很多高校预算大幅增加?记者注意到一些学校预算数增加与“双一流”建设有关,特别是财政拨款涨幅较大。

北京大学收支预算总数较去年增加40多亿,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上年年初预算相比增加210487.15万元。北大解释,主要原因是2016年“中央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经费为追加预算。其中,增加最多的是高等教育支出,比上年增加200455.34万元。

武汉大学收支预算总数较去年增加9亿多,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数为320537.15万元,比上年增加81981.08万元。该校解释主要原因是: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中央高校管理改革等绩效拨款和调资经费等额度没有在2016年批复,而在2017年进行了批复。

据吉林大学介绍,2017年收入总预算879636.29万元,比2016年增加357739.64万元,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中,教育支出比2016年增加50430.42万元,增长19.36%。主要原因是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基本科研业务费、高校捐赠配比等项目支出及2017年调资经费等基本支出增加。

追问3 为何不公布“三公”开支?

一些项目难分类 部门情况较复杂

自2013年以来部属高校开始公开部门预算,今年是第五年。记者发现,与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预算公开相比,高校预算公开内容较为简单,“三公”经费以及各项目细化支出等并未公布。

此外,高校“其他收入”部分金额较大,但并未详细公布该项信息。如复旦大学其他收入157908.71万元,南开大学其他收入为298452.51万元。据高校解释,其他收入指除“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盘盈收入等。

中财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教授介绍,“其他收入”金额较大不是高校特有,其他一些部门中其他收入和支出量也比较大,社会关注度也比较高。主要原因是我国预算分类系统与国际通行分类还有一定差距,一些支出项目在现有分类下很难归到特定科目,就要放到“其他支出”;同时部门情况较复杂,比如设有下属单位,会涉及统计方面的问题。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比一般行政单位情况更复杂。‘三公’经费不是一个独立科目,是从各方面摘取进行汇总,而高校与行政机关不太一样,经常有学术交流、师资培训,不能简单归为‘三公’。” 王雍君解释说。

【链接】

支出政策、地区及生源致预算差距大

这75所部属高校“贫富”差距较为显著,多的达上百亿元,少的仅有几亿元,第一名比最后一名多出229.37亿元,相差数十倍。

为什么高校之间的“贫富”差距会如此显著?中财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教授解释道,每个学校情况不一样,国家在对学校的支出政策上有一定区别,比如对“985”“211”,支持力度更大;根据地区情况不同也会有差异,比如北京等经济实力较强地区的高校,受到的支持以及各种收入会更多;此外,学校的生源结构也不一样。所以高校之间预算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预算 高校 支出 增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