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张怀东:为祖国多找矿、找大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017年05月08日 15:16 |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心里有张大别山的藏宝图

与其说张怀东运气好,不如说他对地质事业的执着坚守终有收获。

1992年, 张怀东毕业被分配到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时,我国地勘单位正陷于低谷,每月只领不到300元的基本工资。看到队里有人跳槽、有人改行,张怀东也曾动过心,可最终还是被老一代地质人“三光荣”的奉献精神和队领导的真情挽留打动,他选择了坚守。

在那段时间里,他利用各种机会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地质填图、编录、室内资料整理、报告编写,他都游刃有余。掌握大量勘查资料,运用现代成矿理论寻找矿床,是地质人的看家本领,渐渐地,他心里的那张大别山的藏宝图愈加丰富多彩。

从2000年开始,张怀东在大别山区从事铅锌多金属矿勘查及研究工作,在实践中他对矿床学、找矿勘探学、区域成矿理论等专业知识有了深入掌握,积累了丰富的区域地质资料。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执着的敬业精神和长期的野外实践工作,使他逐渐成长为一名青年专业技术骨干,为后来在该地区实现地质找矿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出台,犹如给地质找矿工作带来了第二个春天。313地质队成功申请到国家项目,为濒临资源枯竭的琅琊山铜矿寻找深部接替资源,队里决定由张怀东担任该项目负责人。

韬光养晦,厚积而薄发,张怀东长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从2006年8月开始,在专家的指导下,他带领项目组对该地区以往地质资料进了细致分析和重新勘查,利用新成矿理论和物探成果,确定以矿床底部接触带为主攻方向,寻找深部隐伏主体矿。经过3年不懈努力,在-500米以下岩体底部接触带发现新的隐伏矽卡岩型金铜矿床体,从而新增333级铜金属量约8万吨、伴生金2吨,使老矿山获得了新生。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张怀东 祖国 力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