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抹灰状元”祝平辉:干一行爱一行 才能找到出路
抹过的墙“质量免检”
1997年,祝平辉跟随家里的兄弟从湖南来到桂林打工,成为桂林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名普通农民工。
刚开始工作时,祝平辉只是一个搅拌灰浆的小工,两年后才正式接触抹灰的工作。
祝平辉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抹天花板的情形。“当时抹的是一块天花板,好不容易抹好了,我刚从楼梯上下来,砂浆就大块大块地从天花板上掉下来。”他意识到,这里边藏着不小的学问。
经过勤学苦练,他终于找到了诀窍。“抹灰前,要给砖墙洒水。等砖墙吸收了合适的水分之后,我们再抹灰。抹灰要先打一层底,然后再抹第二层。抹完后,再用靠尺‘找平’。尺子和墙面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规范,这面墙的抹灰才算真正完成。”
工作10多年来,祝平辉跟过不同的师傅。别看他话不多,但平时非常注意总结经验,常常分析师傅们为什么会做得好。业余时间,祝平辉没事就会捧着书本自学,充分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怎样选用材料、配比怎么把握、工作程序怎么安排更合理……
为确保抹灰工程质量,祝平辉总是严格按规范标准来作业,每一道细节都坚持做到一丝不苟。
勤学加善动脑,祝平辉抹过的墙总是质量过硬,甚至达到了“质量免检”的程度。
2006年11月,祝平辉参加桂林市职工(工种)职业技能大赛,获抹灰工第一名。在抹灰这片“江湖”上,他第一次崭露头角。
此后,他一次次凭借过硬的技术获得荣誉。2011年4月,祝平辉捧回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找到出路”
在很多工友看来,成为“广西工匠”,祝平辉可谓实至名归。
在工地上,祝平辉总是特别用心。曾经又一次,为了完成抹灰施工,祝平辉每日洒水、钉钢丝网、胶水拌水泥浆、上底层灰干层、面层灰、刮平、收光……一干就是两个多月。工作虽然枯燥,但他却做得一丝不苟。“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找到出路。”他说。
妻子莫石珍虽然早已习惯了祝平辉毫无规律的作息:“晚上8点多,他还在工地里面守着墙!因为混凝土、砖墙干湿度是不一样的,得有人守着,而且一守就往往半夜才回来。两个多月都是如此。”
祝平辉后来也认识到,一个人的技术再好也是有限的,只有发挥技术能手的传帮带作用,团队的力量才更加强大。“我想把手上的这些功夫传授给工友们,带出一帮和我一样技术过硬的工友。”这,便是祝平辉当下最大的心愿。
编辑:梁霄
关键词:祝平辉 出路 抹灰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