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最强大脑”的创新实践 广东院士积极投身“双创”大潮
重大成果转化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在一系列政策的带动下,科研人员创新的热情不断,掀起了创业热潮。这创新创业大军中,院士团队表现“抢眼”。
“这项技术是我们的原创,是全新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每当谈起餐厨垃圾联合生物加工技术,广东院士联谊会执行会长刘人怀院士总是自信满满。
从2009年开始,刘人怀开始关注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他牵头组织了一个二三十人的团队,集中研究怎么处理餐厨垃圾。目前,刘人怀院士团队成立了广东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搭建了一套高度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餐厨垃圾处理新工艺及其配套的产业化装备线,致力推动餐厨垃圾新技术产业化,并已成为广州开发区“院士创业项目”。
让转基因动物的乳腺变身为生产基因药物的“车间”,源源不断地从动物的乳汁中获取人类所需要的药物蛋白质,这个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 “二十年磨一剑”的广东籍院士曾溢滔团队手上变成可能。如今,这个名为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已经成功培育人凝血因子IX转基因牛,并通过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从牛奶中分离纯化人凝血因子IX成品,相关药物已进入申报临床试验阶段。
除此之外,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瞿金平教授授权的十多项发明专利独占许可的基础上,重点研发并产业化“拉伸流变塑化挤出设备”。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基于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曹镛院士教授在OLED领域的科研成果,致力于新一代OLED 显示技术研发及应用,开发出一系列超薄、柔性显示屏。
科学建言引发“院士智慧+政策”效应
专业知识精、理论功底深、视野开阔、经验丰富是院士们的优势。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迈向创新驱动的同时,院士们争当政府“好顾问”,积极献计献策,助推政府科学决策,促进政府良策落地生根。
2016年,院士们通过对中山的实地调研走访,在洽谈会上提出“政府开通‘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园’网站,建设一个O2O(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平台”的良策,助力中山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
同样在2016年广东院士联谊会联合新华网开展的“两院院士看梅州”活动中,院士们的提议得到了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推动梅州市人民政府与广东院士联谊会达成共建广东院士团队创新创业(梅州)驿站的战略合作。
5月12-14日,由广东院士联谊会、佛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新华网、碧桂园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广东院士高峰年会将在佛山举行,新华网联合广东院士联谊会举办的“两院院士看佛山”也即将举办,院士们将目光投向佛山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一重点工作献计献策,开启新一轮的“最强大脑风暴”。
编辑:梁霄
关键词:创新 实践 广东 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