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98岁仍造“纸弹”的新闻老枪:执子之手、执笔一生

2017年05月12日 16:00 | 作者:李凌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点击进入下一页

18岁的官小姐陈凤萍,嫁给年长她9岁的穷学生张宝锵。 受访者提供 摄

1945年,张宝锵在国立武汉大学历史系读书,因抗战,当时的武大迁至四川乐山。第一次见面是在凤萍姨妈家,当时张宝锵和几个学生在一楼的客厅听唱片,无意中抬头,见一位穿着旗袍的女子,缓缓从二楼走下,“我还记得那首曲子是《雨打芭蕉》,她仿佛是踩着叮叮咚咚的古筝琴声,就这样一步步走进我心里。”

凤萍的姨妈是国民党中将曾扩情的妻子,因也是广东人,曾夫人时常邀请广东籍学生去她家吃饭听曲。原本在成都上学的凤萍,转学进入武大外文系,因跳级数学跟不上,张宝锵就自愿当起了家教。第二年,18岁的官小姐陈凤萍,嫁给年长她9岁的穷学生张宝锵。

战火纷飞的年代,原本在四川乐山报社工作的张宝锵辗转到了香港。1951年,他受邀筹建中国新闻社,夫妻俩便回到广州,携手从事新闻工作,夫唱妇随,在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一干就是30余年。

1985年离休后,张宝锵受聘于澳门日报社,担任该报广州办事处主任,每天都和普通记者一起外出采访、摄影,效率惊人,仅1994年一年间在报纸上发表的文字稿就达到414篇、图片154篇;1997年,时年78岁的他又到曾参与创办的《炎黄世界》杂志,担任副总编辑,不离采写;2001年,他支持印尼《千岛日报》,为该报主编《中华文化》副刊,撰写大量专栏稿件。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新闻 老枪 纸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