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特写:这位“80后”青年用自行车丈量丝绸之路
刘海翔说,他立志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他的自行车身上,用中英文印着“骑行重走马可波罗东游路”“海丝起点·中国泉州”字样,在他穿的运动衫上,“中国泉州”四个大字十分醒目。700年前,马可波罗就是从泉州离开中国的。
在国外骑行途中,刘海翔有机会就播放自己拍摄的泉州“海丝”宣传片,每到一处就跟外国友人讲述中国故事,讲走过丝绸之路的山山水水。
“中国正在高速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沿途许多国家的民众得知我来自中国,都希望了解中国的现状。我也看到华为、中远等众多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和建设,造福当地百姓,实现双赢的效果。”刘海翔说。
哪一段路程最艰辛?刘海翔回忆道,在沙特阿拉伯,他顶着40多度高温和大风沙,横跨约1500公里的大沙漠,总共骑了半个月。大家印象中沙漠是没有水的,但他在沙漠天天都可以洗澡,因为沿途的加油站都有供水,也有住宿,有快餐“汉堡王”可以吃,还有手机讯号,好心的当地民众还会主动塞钱或食物给他。
“‘一带一路’建设中有一个目标是民心相通,我也算其中一个案例吧。”他笑着说。
在为期10天的台湾环岛之旅中,刘海翔的感触更多。闽台两地风俗相近,语言相通,有台湾民众对他开玩笑说“远房的亲戚来了”,这让第一次踏上宝岛的他毫无陌生感。
在从屏东至台东的南回公路最高点寿卡段,自行车后轮坏了,只能推着走。在崇山峻岭的深处,四顾无人,一位驾车经过的台湾民众主动让正在发愁的刘海翔上车,还开车数十公里将他送到台东并找到修理店,这让他感动不已。
“两岸一家亲,这是实实在在的感觉。”本职工作是商业摄影师的刘海翔说,两岸同胞之间只有多交流,才能消除隔阂与误解,携手共赢。
编辑:梁霄
关键词:自行车 丈量 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