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孙虹:完成了角色转变 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历程
“工会人”转岗成了“城服人”
6点,起床洗漱。
对着镜子,孙虹利落地把头发绑成一个马尾,对着镜子,她给自己一个微笑:“新的一天,加油!”
1年前,武钢去产能启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要保证企业富余人员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在此前提下,武钢集团总部机关施行改革,公司工会事业发展部整体划转至武钢城市服务集团。
自己居然成为转岗人员中的一个,是孙虹怎么也想不到的。2016年6月22日,公司职代会后,公布了一份转岗名单。看到自己的名字时,孙虹的头脑出现短暂的空白,她告诉记者:“当天脑袋都嗡嗡的,很迷茫,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记者了解到,当时武钢工会有100多人,其中机关20多人,孙虹是其中之一。改革后,工会机关保留18人。
1个月后,孙虹参加了岗位竞聘,成为武钢城服集团文体公司工人剧院经理,兼管武钢体育馆。一夜之间,孙虹由“工会人”转岗成了“城服人”,所在单位也由原来的拨款单位变为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单位,直接走向了市场。
说是经理,其实就是“兵头将尾”,包括孙虹在内,工人剧院和武钢体育馆只有5名工作人员,其中3名正式工,两名临时电工。
作为工会干部,孙虹组织过武钢迎新长跑、五一之歌等大型活动,“那时候,工会活动特受欢迎,工会干部与职工特别熟络。”孙虹说。
如今,角色转变了。工人剧院变为经营单位,不能再吃“皇粮”了。
怎么开发市场呢?孙虹开着自己的私家车,一次一次往企业跑。尽管现在是在城服集团工作,每次进企业大门时,孙虹还是和门卫说:“我是工会的。”说这话时,孙虹有点心虚,“但门卫就认工会。”
进门只是过了第一关,接下来和企业谈合作就不那么容易了。有些企业负责人念在以前打交道的份上,会非常客气地拒绝孙虹的“推销”。一次,一家子公司的领导对孙虹说:“你说的这些服务挺好,但是我们不需要。”孙虹说:“来和您谈合作是我的工作,我们提供的服务您不感兴趣没关系,今后企业有什么需求,咱们可以再沟通。”
孙虹骨子里有股韧劲儿,凡事要么不干,要么就干好。慢慢地,孙虹打开了市场。
编辑:梁霄
关键词:孙虹 开启 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