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用村集体优势做好精准服务

2017年05月22日 17:44 | 作者:赵鸿宇 巩志宏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红绿两把手”助台城村民奔小康

“对丝网这行我有30年的经验,现在村内630多户中近300户成了‘丝网专业户’,其中一半都是我们手把手教起来的。”丝网协会党支部书记弓广茂说,“现在部分工厂正在转型,我们争取让大家在环保达标的基础上少花钱。”

农业产业化党支部委员赵广晕介绍,目前农户中使用生物农药的比例在升高,村内还引进了电动喷雾器,免费给农户使用,减少农业废弃物污染。同时,全村先后投资500多万元用于村容村貌改造提升,种植各类景观树木8000多棵。

安平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建抓称,2009年7月1日,当地政府在台城村投资建设“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吸引不少人前来参观,间接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目前红色文化开发仍不够,未来他们将借助当地优势,丰富红色旅游内容,进一步造福村民。

据悉,2016年台城村年产值达千万元的企业超过10家,人均收入达13642元,当年前来参观纪念馆的人数突破60000人,红色产业的快速发展让台城人感受到了新的机遇。

把党建工作打造成“重要生产力”

台城村村民杨桐最近开了一家网店,主营丝网产品,他在名片的核心位置印着“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不久前,他向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除了想更好地为村里服务,还认为如果能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党员全家都很有面子。

不少在外地做生意的台城村民也并未因距离“疏远”党组织,他们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等手段向所在支部汇报思想情况。长期在内蒙古赤峰做生意的弓艳玲称,与支部联系除了汇报工作,还能了解家乡产业发展状况,与赤峰销售情况形成互补。

记者采访当日,数次看到杨建辉的党总支微信群都有数十条最新未读信息,“群里每天都在交流生产生活信息,但大家更盼望在支部会时面对面头脑风暴,让人们出出汗的同时长长知识,我们要把党建工作打造成‘重要生产力’。”杨建辉说。

安平县委书记张福杰称,基层党支部必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沿袭“忧国忧民、信念坚定,不怕牺牲、勇于奉献,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台城精神,在新时期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全国 农村 党支部 服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