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爱发明的葛志红:专利其实并不神秘 就在我们身边

2017年05月24日 16:38 | 作者:周丽婷 贺冰 | 来源: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专利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

葛志红每个专利都有它的设计背景和创新思路,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每个设计理念都体现着对护理姐妹的关心和热爱。

葛志红经常看到自己的护士姐妹被安瓿等利器划伤手指造成出血,有的伤口划伤较深较长需要缝合十几针。于是,她设计出了“多功能药瓶开启安瓿助折器”。开启器由不锈钢板或医用高分子材料制作成型,内设有切割安瓿颈砂轮和砂轮保护套,掰折安瓿颈专用孔设有特、大、中、小4种型号。该装置使用舒适安全,既保护了手指,减少了伤痛,也极大地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葛志红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敏感细致的心灵。在输液加药过程中,肉眼不易察觉的微粒和沉淀会随着注射器粗大的针头加入输液瓶中,造成输液安全隐患。现在,临床上常用的精密过滤输液器虽然可以过滤经注射器加药所造成的微粒和沉淀,但是成本较高,每支15~25元不等。而她经过大量工艺流程进行改进的国家专利“精密过滤注射器”,只需要在原注射器耗材的基础上增加1元钱,将药物精密过滤前移,实现了使用注射器抽吸药物完成精密过滤流程,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填补了国内空白。这样每天可为每名患者节约十多元的医疗耗材费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葛志红常说:“专利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目标坚定,努力地朝着方向奔跑,遇到困难重重,永不放弃地坚持,成功就在下一站等你。”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永不停止创新的脚步。

“搞发明得有一股子痴迷劲儿”

葛志红有一次去科室检查工作,她发现治疗室放有家用捣蒜工具,不符合治疗室管理流程。根据这种情况,她认真研究了孩子用的转笔刀并把它拆开分解,了解每一个部件的作用,还跑到老家认真琢磨了磨盘的每个细节,研发了一款研药器。这款研药器只有转笔刀大小,类似磨盘的装置,有大小磨盘、手柄和更加人性化洁净度更高的漏斗形研药取出装置。她设计的专利《研药器》,使用时护士将药物放于研药加药处,用手柄使药物通过内研磨体旋转,药物在外研磨体和内研磨体内部的研磨刀的研磨下颗粒均匀地研碎。特别是研磨糖衣片,更显其优越性,基本无残留量,确保了口服药量。

2005年,她在工作中发现眼科治疗盘存在多名患者同用一种眼液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大量眼液浪费和贵重眼液丢失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她进行研究改进,想设计一种眼科治疗盘。图纸一张张画好又揉碎,一个月下来光是技术方案和说明书草案摞起来就有一尺多厚。那些天,葛志红像“魔怔”了,走着、坐着、躺着,脑袋里全是眼科治疗盘。一直找不到灵感的葛志红,有一天在一家超市里看到了一个多功能储物盒,她眼前一亮,就像孩童看到了糖果。她迅速买回家,动手加工、制作、改形,就这样,她的第一个设计——“密闭式眼科专用治疗盘”诞生了。这个治疗盘可避光、冷藏、加锁,为眼液提供了更加无菌的密闭式空间,既避免了眼液的浪费,又降低了眼科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这项设计沿用至今。

葛志红说:“搞发明得有一股子痴迷劲儿,得学会坚持,不能弄不出来就丢掉,就半途而废。”

如今,单位专设了以葛志红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葛志红的梦想就是尽快地将这些专利转化成为产品,再将这些产品打造成为品牌,让它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周丽婷 贺冰)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爱发明 葛志红 专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