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北京农技推广站裴志超:在良田间耕耘的技术能手
纸上得来终觉浅 基层蹲点本事练
对于新入职的农业工作者来说,唯有下到基层一线去实践锻炼,才能更好地找到所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的完美结合点,使自己所学的专业技术能够有用武之地。于是,青年人到基层蹲点锻炼就成为了北京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一大特色。
“新入职的年轻人会被安排到农村一线,让他有更多机会直接接触农村,有利于更快地转变角色,褪去身上的书生气。”从2009年起,北京农业技术推广站常年坚持开展青年人基层蹲点锻炼的实践活动,所有新入职的年轻学生都要到农村生产一线,或是合作社、农场进行基层锻炼。本科生毕业要到基层蹲点三年,硕士生毕业需要两年。
北京农业技术推广站的青年技术推广员。裴志超供图
“很多年轻人都是抱着留在大都市工作的梦想而来,猛然让他去偏远的农村,心理上的波动在所难免,尤其是工作方法遭受挫折,或是理想化的技术无法实现。”裴志超告诉记者,北京农业技术推广站团支部会安排已经完成蹲点任务的同志与年轻同志定期交流,分享经验,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作为首批完成基层蹲点任务的裴志超,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一线蹲点的感受。“只有投入到生产一线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才能获得真正扎实的农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了解北京农民农业的现状,使自己的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真正服务于农业发展。”裴志超坦言,只有立下目标、带着任务去蹲点,才能有所收获。“新同志入职后会带着任务去基层,期间安排中期考核,在蹲点结束之前需要完成目标任务,最后组织验收,合格者就可以回到推广站点工作。”
编辑:梁霄
关键词:北京 农技推广站 裴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