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5年“喜忧参半”
在中国消除贫困的一个重要项目——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5年后,一个“喜忧参半”的数字出现了。
6月1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该会举办的农村学生营养改善专题研讨会上介绍,一项对100个县9200余所农村学校的营养餐情况监测发现,52%的学校营养餐在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两种微量元素等方面能够达到国家推荐标准。2015年年底的这一比例是34%,纵向进步是明显的,但令人担忧之处在于,仍有近半数学校的营养餐没有“基本达标”。
这项监测旨在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展第三方评估。国务院2011年年底在一些贫困地区启动了这项计划,迄今已有29个省份的1590个县加入试点,覆盖13.4万所学校,每天有3300多万学生受益。目前,由中央财政支付的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资金标准为每生每天4元,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了1591亿元专项资金。
负责监测的“阳光校餐数据平台”,由教育部全国学生营养办委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建立,覆盖了13个省级行政区100个县的9200余所学校。
从这些学校发现的营养餐不达标问题包括,含丰富蛋白质、钙、维生素A的食物供给不足,如钙摄入量符合国家推荐标准的学校仅占全部学校的14%,维生素A达标学校仅占40%,63%的学校盐摄入量明显高于推荐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伟指出,部分地区对学生营养改善的意义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执行效果也参差不齐,有的还比较差。甘肃、湖北、湖南等地一些学校仍在采用课间加餐的方式。
“其他的事情可以等,唯有孩子的事情不能等,贫困地区孩子的事情更不能等。上面这些问题急需得到进一步切实解决。”李伟说。
营养餐的主要供餐模式有食堂供餐和课间加餐两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建议,要尽快“全面实现食堂供餐”,让国家膳食补助统一用于为学生提供午餐。
研究报告指出,课间加餐主要是采购包装加工食品分发给学生,这类食品营养含量不足食堂提供午餐的三分之一。这种模式还存在资金安全和食品安全风险,使得政策的营养改善效果和扶贫效果都不明显。
教育部党组成员郑富芝在研讨会上介绍,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食堂供餐比例有了大幅提高,目前实行食堂供餐的试点学校比例已达到71%,国家试点县已达到76.6%,比2012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连续4年的跟踪监测也表明,试点地区学生每天吃到三餐的比例由2012年的89.6%,上升到2015年的93.6%。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使试点地区农村学生上学饿肚子、吃凉饭的现象基本消除,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郑富芝说。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营养 学生 改善 计划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