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高考恢复40年 海南录取率从4.1%上升到95%
评卷变化30年人工评卷、统分成为历史
扫描、上传,试评、初评、复评,今年,我省高考继续实施网上评卷,700多名教师参加今年的高考评卷工作。省考试局通过严格选聘评卷教师、正式评卷前的试评、优化评卷技术管理“双评”提高质量等途径确保评卷有序、公平。评卷工作设有专门的质检组,负责按不少于评卷总量25%的数量,对各学科评卷教师的评卷标准的掌握和评卷细则的执行进行跟踪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评卷结束后,由成绩复核组通过人工和评卷系统相比对的方式,对评卷结果随机进行选择题二次识别、满分、零分及缺考卷的校验、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分数高低对比校验等十几项的关联核对,以确保评卷结果的准确无误。
自1977年以来,我省高考持续40年,而这样的网上评卷只有10年时间。
在省教育厅原助理巡视员吴慎劝记忆中,那一年参与筹备高考的考务人员高度紧张,因为从开始准备到正式考试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因为经常停电,风扇和电灯几乎成了摆设,点着蜡烛加班。而在评卷环节,更是动用上千人参与评卷,数百人参与计分。“到后来,慢慢地开始使用电脑统计分数,节省不少人力。但真正实现九个科目全部网上评卷,是从2007年开始的。”吴慎劝说。
科学选拔海南在全国率先试行标准分
“标准分”一直是海南高考近年来录取过程中的热词,反映学生在团体中的排名位置信息。
为进一步科学选拔人才,1985年,海南省率先在全国试行了标准分数和标准化分卷考试,是目前全国唯一坚持使用标准分数的省份。省考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立标准分数制度优点在于,有利于提高考试质量,促进高考标准化、科学化进程;更加准确地选拔人才,确保高校新生录取质量;有利于充分发挥考试的作用。
1988年海南省建省,海南省考试管理中心随之成立,是全国最早将各类考试集于一体的省级考试招生管理机构。海南建省第二年,我省高考9个科目均实行标准化卷考试。高考标准化的全过程包括命题的标准化、考务管理标准化、试卷阅卷标准化、分数的解释和使用标准化。最终目的就是获得能标定考生水平的分数。
试行“3+2”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始于1993年,我省以省级常模量表分数的标准分数作为录取依据。
2007年,新课程改革后的海南迎来第一次新高考,非高考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10%计入高考投档总分。
截至目前,海南是全国目前唯一将部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录取“硬挂钩”的省份。
编辑:梁霄
关键词:高考 恢复 海南 录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