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大漠戈壁筑“天路”——走近京新高速建设者

2017年06月16日 16:12 | 作者:樊曦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在孤寂中坚守

在项目所在的临白段,方圆百里只有3户牧民。除了道路上的施工人员,几乎看不到人烟。只有偶尔出现的沙枣树和骆驼刺,诉说着这个地区的艰苦与孤寂。

第四项目部承建的标段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项目经理李宏说:“这里距最近县城的都在200公里以上,看个病、理个发都是奢望,更别说‘都市’生活。”

贾京友至今还记得最初到阿拉善筹建工地时的情景。那是2013年1月,零下20多摄氏度,大风夹着沙粒和小石像刀一样刮得人生疼。“没路也没电。大晚上的我们挤在车上取暖,周围除了风声,什么也没有,让人从心里觉得静得发慌。”

戈壁滩上是典型的“冬冷夏热”。冬季过于寒冷,项目有效工期短。夏天又极为炎热,热起来地面温度常常超过50摄氏度。李宏说,有没吃饭的员工带个鸡蛋上工地埋在沙里,一会儿就可以吃了。

艰苦的环境之下,脚下那条路一公里一公里的延伸,是支撑建设者坚守的力量。在阿拉善地区,此前只有1条通往银川的高速公路和东西方向的1条省道,道路状况也不好。

中国中铁京新高速总包部副总经理张立业说,自己干了6个项目的经理,没有干过这么艰苦的。但是京新高速是当地的“希望之路”,再苦再难也要坚守到通车的那一刻。

为了能在最短的工期内,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中国中铁旗下7个工程局19家施工单位最多时近8100人掀起了工程大干。近日,建设者们终于等到好消息: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决定,京新高速公路内蒙古段7月10日至15日期间将开通运营。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京新高速 建设者 大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