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青海传统藏式碉楼“变”驿站 成牧区致富新渠道

2017年06月23日 14:33 | 作者:孙睿 马青军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青海传统藏式碉楼“变”驿站成牧区致富新渠道

    图为班玛藏族碉楼群一角。(资料图) 孙睿 摄

中新网西宁6月23日电 (孙睿 马青军)“为挖掘藏家碉楼文化,推动当地旅游文化,助推农牧民实现增收,我们将当地传统的藏式碉楼‘变’成旅游驿站,以此来增加当地牧民的收入。目前已成为当地牧区致富新渠道。”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李秀泉23日表示。

地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灯塔乡班前村内,座落着中国保存最完好的藏族碉楼群落之一——班玛藏族碉楼群。灯塔乡藏家碉楼藏语称为“夸日”,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很多碉楼大多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建筑整体高约十米,屋面多为平顶,墙体石木交错,间隙夹杂黄土砌制而成,其中灯塔乡班前村于2017年被住建部及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李秀泉介绍,为进一步挖掘藏家碉楼文化,推动旅游文化,助推农牧民实现增收,班玛县委县政府以灯塔乡特殊的碉楼文化和地方资源禀赋,采取政府投入+外力帮助+牧户自筹的形式,依托国家扶持旅游扶贫的契机,在灯塔乡4个村打造藏家碉楼驿站共23个;牧民们除了在自家开设“碉楼驿站”外,乡政府还引导牧民群众把酥油、糌粑、藏族点心、牛肉干、羊血肠、青稞饼等民俗特色食品在驿站推出,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自身动能拓宽增收渠道。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青海 传统 藏式 碉楼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