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党员“的哥”岳海清:最爱听乘客说“上了您的车特踏实”

2017年06月30日 15:10 | 作者:孟环 |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每天琢磨着

怎么“帮人一把”

“我爱帮人的习惯,都是学我爸。”岳师傅告诉记者,他父亲是位农村老党员,“小时候,父亲就是村里的‘好人’,艰苦朴素、乐于助人。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和姐姐都爱帮助人,长大后还积极地入了党。村子里都知道,这个党员之家里,都是爱帮人一把的“大好人”。

当了出租车司机之后,岳海清更是每天都在路上琢磨着怎么才能多“帮人一把”。岳师傅的出租车里,常备着气泵、搭电线、拖车绳等工具,不仅是自己的车备用,更主要是为了能在路上帮人。“有时候环路上堵车很厉害,一看是坏了的车横在路中央,我就主动帮着把车拖到路边。那个搭电线,主要为了防备有的车电瓶没电了,有一次有个车主问我有没有,需要我帮忙,我那时候车里没备着,就没帮成他,于是回去就赶紧花150元买了一个放车里准备好,后来真的是经常能用上。还有,就是老帮人家换轮胎……不麻烦,十几分钟就能给人家解个燃眉之急。”岳师傅说:“帮完别人,很多人会给我钱表示感谢,我说那要了这事儿不就变味儿了,我不是图这个。对我最大的回报其实就是一句感谢的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人会说‘好人一生平安’、‘党员就是不一样’,因为我的出租车挡风玻璃上有‘党员车队标志’和‘的士之星’标志嘛,我觉得很自豪。”

“您知道吗?在很多地方拉本地乘客,包括在机场火车站拉外地乘客,人家一上我的车看见党员车队标志,就会说感觉特别踏实,我心里可高兴了。”岳海清说。

同行受感染

也爱上“管闲事儿”

岳海清的言行,在点滴间也感染了很多同行、同事,爱上了“管闲事儿”,还有一些人,让他当入党介绍人,积极入党加入了党员车队,如今,党员车队已经有35人,平均年龄40岁左右,最年轻的是85后。

就拿每天擦车、换干净白座套吧,一开始有人会很不理解地调侃岳师傅:“你说你每天这么折腾一小时,累不累?能多挣钱么?蓝色座套也是让用的,三天换一次还不行?非选容易脏的啊?”岳师傅只是微微一笑:“我就是想让每天拉的乘客坐上里外干净明亮的车。”渐渐的,有些师傅被“打动”了,也换上了白座套,原来几天才擦洗的车辆,也学着岳师傅每天擦干净。

还有岳海清提倡的很多服务细节,不少师傅也都服气。比如拾金不昧是很好的,但“不提倡”老是遭遇“拾金不昧”的事儿。“我们的服务最好是,不让乘客丢东西,每个乘客下车都要贴心地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不要把物品落车上,最好不要给自己拾金不昧的机会,把乘客潜在损失降到最低。”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岳师傅”们,开始帮乘客把很沉的行李扛到了楼上的家门口儿,帮行动不便的老人乘客装卸轮椅,帮路边的陌生人修车等。 (记者 孟环)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党员 岳海清 踏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