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河南制毒案缴毒1.45吨 工厂藏身农村交易者互不见面

2017年07月05日 07:29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鑫鑫科技周围是乡道和农田,地势开阔,方圆数里内民居稀少,距离最近的是百余米外的一个加油站。尽管有村民偶尔在夜间闻到刺激性气味,但抗议和投诉就此停止。

多名村民称,这个厂区几乎始终紧闭铁门,厂区内有多少人、在做什么生意,他们一概不知,只知道“他们好像都是外地人,几乎不和本村人打交道”。

去年底,村民张如苹开着三轮车,将几桶桶装水运到鑫鑫科技厂区门口。她喊门卫开门,想把水运进去。门卫制止她,把水放门口就行,“你别进来呀”。

张如苹觉得奇怪,做生意这么多年,头一回碰到这样的客人:大门口离厂房还有上百米,居然不让送。把水放下后,她往厂里边探探头,只看到了三四个人,全是生面孔。

点击进入下一页

警方缴获的部分毒品。受访者供图

高速路口边的新厂房

制毒线索来自公安部。2016年8月,公安部将研判出的线索转交给河南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省队再转交至南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 2016年9月初,经过前期侦查,南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初步发现了这个围绕着鑫鑫科技的制贩毒团伙。该支队副支队长李军说:“通过检测工厂排出的废水判断,可能生产过毒品。”

2016年9月11日,公安部将之定为“2016-911”部督目标案件。

新野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路占波从2016年10月开始侦查,发现在唯一的本地村民李文背后,隐藏着一个都是外地人身影的制贩毒团伙。

路占波介绍,由于一捧雪工厂效益不好,李文试图转型生产除草剂。2016年夏天,李文前往山东购买设备,辗转结识了后来制毒工厂的技师、“教授”谭兆(化名)。

从山东回来后,苦于没有技术,李文生产除草剂没有成功。此时,湖北枣阳一个名叫潘小明(化名)的“老板”,通过谭兆联系到李文,让李文去“找个地方,做笔生意”。

路占波说,这伙涉毒人员非常狡猾,最后选在鑫鑫科技这么一个视野开阔、远离民居的地方,既不会影响村民,又方便查看周围,加之厂区距离二广高速进出口直线距离只有约500米,方便交货和逃窜。

在这个随后迅速成型的制贩毒网络中,李文负责制毒工厂的建设、部分制毒原料的购买、制毒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并与潘小明共同负责出货。李的上线潘小明是其中的“二号人物”,负责提供制毒原料及毒品交易出货。

一名与李文有过接触的当地村民表示,李文虽然做了老板,但在镇上出行都是骑自行车,“实在想不到这么低调的人,会去干制毒这么胆大的事情。”

编辑:周佳佳

01 02 03

关键词:河南制毒案 缴毒1.45吨 藏身农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