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当代发明家”李超:一线工人成兼职教授

2017年07月05日 16:36 |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央视网消息:李超,辽宁省鞍山市鞍钢冷轧厂4号生产线设备作业区的作业长。参加工作28年,先后解决生产难题230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专有技术4项、国际发明金奖1项,创造经济效益1.3亿元以上。

像他的名字一样,李超一直在不断地超越。攻克大大小小技术壁垒,超越一个接一个技术高峰,也时刻超越自己。身为一线工人,不仅头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当代发明家”的光环,还摇身一变,正式成为鞍钢集团党校的兼职教授。

“李教授”很谦虚 每一个工人都是师傅

1989年,李超以优异成绩考入鞍钢冷轧厂,成为一名维修钳工。刚到工作岗位上,班长没有给他派师傅,他就把班里的前辈们都当作师傅;别人不主动教,他就主动去学,五花八门的技术他无一不通。

做钳工抡了10多年大锤,热衷钻研技术的李超,最终成长为鞍钢冷轧厂的一位技术“大拿”。这么多发明革新,李超印象最深的不是国家大奖,而是1998年让他初尝甜头的那一次。

1998年5月,他结婚了,婚假刚休了一半,就被车间主任叫回了厂,活套段又出事故了。这是一套进口的欧洲二手设备,已经运转多年,“年老多病”。不能“一味地哪坏修哪,这不是设备管理的长久之计”。李超下决心改变这种跟在事故后面跑的状态!他渐渐萌生了改造这个设备、“拔病根”的念头。

白天,李超在现场观察、测绘、查数据;晚上回家,伏在案头,查资料,画草图。半个月后,李超完成了包括装配图、部件图、零件图共30多张设计制图。冷轧厂专门召开专家论证会,完善方案,厂领导当场拍板,年修期间进行改造。改造非常成功,第二年,活套段全年设备事故只有半个小时,一条线完成了两条线的产量。那一年的全厂创新大会上,厂里第一次设了特等奖,并把它颁给了李超。

“创新能换来生产稳定顺行,能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这给李超的职业生涯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当代 发明家 兼职 教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