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童星变学霸:12岁主演电影 18岁成上海高考状元

2017年07月05日 17:10 |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对话:避谈夺魁是因渴望新成就

广州日报:你觉得这样好的高考成绩对你之后的发展影响是什么?

许望伟:它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我的自信。不论是在一个优秀的班级里,还是工作之后,我看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无形当中,不论是从别人对你的交往,还是自己的心理暗示,高考夺魁都提高了自信心。

这是一种正向反馈,遇到逆境时,始终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乐观的人。并且,心中存有一种信念:只要努力,并找到一定的方法,就可以成功。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绪是慢慢弱化的。大家会以你最新的成绩来评判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现在做了什么事情,比过去要重要。

关于高考夺魁

从不主动谈论此事

广州日报:现在还会经常跟周围的人提及你当年文科考全上海第一名的事吗?

许望伟:其实以前基本不会主动提及,最近几年更加避免谈这件事。因为它发生在我18岁的时候,而我现在32岁了。过去的十几年里,在外人看来,我没有什么超越之前的成就。所以,这看来也没那么光荣,除非我去做一点新的成就出来,这样下次大家就可以提一提。高考取得好成绩,只是让人的心态比较好,实际上,榜首们也不可能在每一个领域都做得很成功。

关于社会评价

先把自己的事做好

广州日报:你会很关注人们对你的评价吗?

许望伟:社会对人的评价与自我的评价是有差别的。

有些人觉得一个人的收入就约等于他对社会创造的价值,当然这是一种维度。对我来说,从读大学的时候,就没有很在意这一维度,也不太在意在一个社会和群体里我会获得怎样的评价。我在意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身边重要的人对我的评价。

我不会因为一个人特别有钱,或者一个人特别勤奋,就判定他很成功。因为评判因素是多维度的,我会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比如是否有趣?是否有独立的思考?是否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或者这个人身上有很多我所不具备的品质?

如果我把自己的事做好了,我总是在进步,成功很可能就自然而然来到了,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广州日报:有没有被放在“火上烤”的感觉?

许望伟:没有,我感觉也没有太多人关注我。(笑)

随着自己的进步,终极目标在哪里我也不知道。当然我也不得不在乎世俗的标准,在乎物质压力的存在,那么我就更要承担起责任来。

现在,要获得好的成绩,反而比以前更会重视脚踏实地和拼搏的精神,我必须保持不断地学习。我现在学习的动力,比大学的时候更强,而且强很多。年少的时候,可能对这些东西并不在意,反而现在更在意。

同时,我还要尝试跳出自己舒适的区间,更加勇敢地去面对以前不喜欢就逃避的事。比如说,倾听意见相反的观点和道理,与不同样子、不同目的的人打交道。在这些层面上,我还要多一些勇气和实践的精神。

编辑:梁霄

关键词:童星 学霸 电影 上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