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记澳门仁慈堂博物馆:悠久历史的见证

2017年07月06日 14:43 | 作者:苏宁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仁慈堂的慈善工作延续了数百年。早在一个多世纪前,仁慈堂就已开展长者服务,所在地便是广为人知的“婆仔屋”。这处当年收容无依妇孺的院舍,2009年1月已经华丽转身——改建为仁慈堂婆仔屋文化及创意产业空间,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辟新址的仁慈堂安老院,经过几次扩建、翻新,现在可供120位长者入住。1637年成立的女童孤儿院,现在是提供葡语和中文学前教育的托儿所,可托管258名年龄由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弥补了社会上葡语托儿服务的不足。

创办于1960年的盲人重建中心,是澳门唯一一所为视觉受损者设立的社会服务机构。中心为16岁以上患有严重视障人士提供活动场所、职业技能训练,如毛线编织、藤编等,帮助他们重返和融入社会。目前中心的学员主要是24岁至70岁之间的严重视障人士。

除了固有的社会服务项目,仁慈堂因应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为贫困人士、家庭以及有需要的地方如灾区等提供支持。当年汶川地震、海地地震等大灾发生时,仁慈堂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正是由于这样长期传承的善行善举,澳门仁慈堂在2002年获得政府颁发奖励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人士或实体的“仁爱功绩勋章”。2009年,担任仁慈堂值理会主席10多年的飞安达先生同样获此殊荣。

7月初,在庆祝仁慈堂成立448周年的活动上,飞安达表示,仁慈堂作为慈善团体,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为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务。今后会一如既往延续仁慈堂的优良传统,深层拓展小区服务,珍惜前人的丰功伟绩,继续肩负历史使命。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记澳门仁慈堂博物馆 悠久历史 澳门 仁慈堂博物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