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耶鲁留学生薛笑:“只有自己做的选择,才不会后悔”
充满选择的生命
薛笑在求学阶段有3个让人惊讶的决定——在高中时从理科转到文科;从北京外国语大学退学,转至美国莱斯大学读本科;本科毕业后在美国申请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高中时理转文的大胆决定,让薛笑的一众老师和同学都大为震惊。谈到转科的原因,薛笑说出于她读理科时的惶恐——“天啊,我一辈子都要去学这些吗?”她发现自己对文科的兴趣更大,于是毅然转读文科。她用了1个月的时间追回落后的进度,转科后第一次月考就考到全年级第六名,这次选择的结果使她后来更有信心作出“冒险”的决定。
在作出这些决定的过程中,薛笑要面对身边人的各种不理解、质疑甚至嘲笑,她选择相信自己。这份勇气的来源,薛笑认为是家庭教育的成果,自小父母就给予她选择的自由。长大后,薛笑认为唯有自己作的选择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觉得一个会作选择的人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当你回头看自己的选择,也是一种成长经历,所以选择对人格的塑造非常重要。”
薛笑有一个选择的原则,就是在抉择时设想自己在5年、10年后回头看这个选择时是否会后悔。“只有我自己做的选择,才不会后悔。”薛笑肯定地说。
设消除文化隔阂平台
薛笑在大一时选择离开北京外国语大学,转到美国的莱斯大学。在莱斯大学读大二时,她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和长处,想到自己曾经参与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AIESEC)的活动,同时观察到学校的学生缺乏跨文化经验,薛笑决定在校园里创办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分会。
当时莱斯大学的国际学生只占10%,薛笑留意到不少美国同学对国际学生有误解。她自己就曾亲身经历过,有美国同学分不清楚她和其他亚洲学生有何不同,有时候甚至会取笑和纠正她的英语发音。
薛笑认为说教的效果并不好,最好的方法是多与当地人交流,体验当地的文化。基于这样的想法,薛笑在莱斯大学创设了消除文化隔阂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薛笑笑言自己为团队带来了很多欢乐:“当时跟团队的其他同学关系挺好的。此外,我是全队唯一一个国际学生,经常会为他们讲一些其他国家的事情,他们觉得很有意思。”
薛笑认为,作为一名中国留学生,要多思考自己能为学校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最好能在留学期间做一件带来正面影响的事。
编辑:梁霄
关键词:耶鲁 留学生 薛笑 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