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他们的故事:身处时代潮流中 谁还把跳槽当天大的事

2017年07月20日 10:16 | 作者:靳静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毕业三年之后,A小姐重新做回了学生。这三年她可没闲着。

第一份工作,都市报记者,满北京城跑,烂泥地里趟过污水,荒郊野岭里听过狼嚎,和坑蒙拐骗的商人斡旋,特别厉害。调查新闻界的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升到半空,姐们辞职了,投奔了一家行业媒体,兴致勃勃地做起了行业记者。这活儿不容易,没点儿资源,单凭天赋和经验很难打开局面。好在姑娘聪明,很快也摸到了门道。

我本以为,剧情会是A小姐最终在她的条口独当一面,见神杀神见佛杀佛。没承想,我又拿错剧本了。她又离职了,这回比较激进,直接转行到广告业。

其实,广告达人并不是A小姐的梦想。她最感兴趣的领域,其实是咨询。在广告圈摸爬滚打的日子里,她没少往咨询行业的“锅”里瞄,观察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她的经历和储备都没法支撑自己从容转身。

果断辞职,读MBA,武装自己。

或许在上一辈人眼里,我这个作天作地的朋友特别不靠谱,没长性,不安分。可是改革开放快40年了,毕了业找个单位一蹲,一辈子不挪窝,不再是常态。工作换得勤就是不踏实的观念,也该被放入历史的故纸堆。

A小姐在职场上一路小跑,步子迈得是比一般人快些,但每一个决定都有清晰的主张。做记者,可以迅速地接触社会,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只是,记者只负责记录和讲述,这并不能让她满足。涉足商业领域之后,她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找到新的目标。

三年的腾挪,看起来动荡,但A小姐其实过得很稳当,很有规划。三年三份工作,却不是三次“从零开始”,用她的话来说,做记者时和采访对象打交道时的技巧,在做广告跟客户打交道时同样适用,做记者培养的分析能力,在咨询行业也是基本功。

能规划得妥当,想得清楚,走得快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不拖泥带水,十足的行动派。这归功于她聪明和果断,也有幸运的成分。她经历过的东家都挺好,没人亏待她,她也总说,每一份工作,都特别有收获。

编辑:梁霄

关键词:时代 潮流 跳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