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公婆瘫痪丈夫双目失明 女子靠毅力撑起一个家
丈夫双目失明无法分担
原本以为,有丈夫在,可以依靠。然而,命运对她非常刻薄。
蒋学君的丈夫黄安德原本是个木匠,曾在做工时出意外,被铁钉刺伤双目失明,丧失独立行动的能力,更谈不上分担家庭重担。
就这样,在命运的捉弄下,农活、家务活、照顾公公婆婆、抚养年幼的女儿,几乎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蒋学君的肩上。
“不管怎样,我们都是一家人,生活还得继续!”蒋学君硬是咬牙承担下了家里的一切。
因为丈夫行动不便,很多事情都要蒋学君亲自搭手。给老人洗脸、梳头、洗脚、洗衣服、端屎端尿,帮助他们翻身,换尿布,整个人忙得像陀螺。
公婆瘫痪三年未生褥疮
几年下来,她从来不急燥,不厌烦,从不叫苦喊累,每一件事都做得十分细心和周到,两个老人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从没生过褥疮。
将老人伺候好以后,蒋学君就要赶到田里劳作,家里有4亩多地,种了水稻和包谷,还要喂猪、喂鸭,扫地抹屋、清洗被褥、淘菜做饭。
每天从清晨忙到深夜,既做农活,又照顾公婆,还要顾及年幼的女儿,蒋学君从不叫苦。公公病情较严重,呼吸不是很顺畅,蒋学君每天晚上还要半夜爬起来看看老人的呼吸状况。这三年,蒋学君晚上睡觉从未放心踏实过。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就把两位老人当成自己的‘宝’来看待了。”蒋学君说。
“这些年,多亏了学君,不然我们老两口早就没在世上了。”每每谈起蒋学君,公婆都说实在是愧对自己的儿媳。
被纳入建卡贫困户扶持
3年时间,1000多个日日夜夜,蒋学君以实际行动树立了一个好榜样,用爱谱写了一曲爱家敬老的赞歌,赢得邻里乡亲的交口称赞。
这些年来,当地政府得知蒋学君的家庭情况后,将其一家都纳入了建卡贫困户。现在,政府对蒋学君一家进行扶持,包括购买猪崽、饲料以及分发果苗。
“现在为他们家的成员购买了住院医疗补充保险。”河边镇专职妇联副主席李国均表示,这份保险在其家人因病住院下,除常规报销部分还有另外报销,将极大减轻家庭困境。此外,每月探望了解情况,让蒋学君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本报记者 张小林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公婆 瘫痪 丈夫 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