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快报 快报
最低500万消灾 反贪局“内鬼”以案谋私获利1.5亿
近30年政法系统工作经历,杜言的贪腐套路很多,反调查能力很高。凡是能插手的案件,他一开始就把相关涉案人置于死地,等来对方焦急上门求助,再慢慢为当事人解套,解套价码最低500万元,绝不讲价。听到被组织调查的风声,杜言竟打电话、发短信找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的相关领导打探甚至威胁,并提前通知涉案老板跑路以对抗组织调查……审查人员感叹,杜言案可谓历年来查办难度最高的案件之一。
昨日,最新一期的广东省纪委机关刊物《广东党风》披露了广东省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原局长杜言落马细节以及审查人员与之斗智斗勇的惊心动魄故事。
2015 年6 月19 日,经广东省委批准,杜言因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接受组织调查。经认定,杜言违纪金额折合人民币约1.25 亿元、港币约1298 万元、美元3万元。十八大以来广东的落马官员中,杜言的贪腐金额位居前列。
杜言其人:
多次插手法院案件审理
1986 年进入检察院系统,历经省检察院反贪局侦查处副科级干部、一科科长,侦查一处副处长、处长,直至省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局长。他曾经给审查组成员上过课,也好为人师,经常像老师一样滔滔不绝——“我连你们几斤几两都清楚”。
广东高院原院长郑鄂曾透露,杜言曾多次插手法院案件审理,甚至威胁法官,“感觉他肯定要出事”。
郑鄂透露,杜言经常插手法院的一些案件,但这些案件跟他根本就没有关系。“直接就对我们的法官要求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并且扬言你不怎么样,对不起,我要抓你,甚至还要调案卷,但法官都把他顶住了。”
贪腐套路:
最低500万解套
凡是能插手的案件,杜言一开始都会把相关涉案人置于死地。等对方急了,上门求助了,再慢慢为当事人解套,解套的价码是最低500万元,以投资等名义支付,少一分都不行。据统计,杜言利用职务便利及影响力,以案徇私,收受贿赂折合过亿元人民币,目前已追缴大半。
反侦查套路:
转移、隐匿财产 狡猾异常
杜言不仅通知相关老板出去暂避风头,还向行贿人员打招呼、串口供、放话威胁,搞攻守联盟,甚至销毁物证,转移、隐匿财产,上蹿下跳,狡猾异常。
审查人员点评:
历年查办难度最大的案件之一
审查人员指出,每个案件有每个案件的特点,这决定了审查组成员无法用一个现成的套路去“按图索骥”,大家只有做实细节、见招拆招、随机应变,才能主导案件的最终走向。
杜言案可谓历年来查办难度最高的案件之一:长期浸淫政法系统,杜言的腐败手段多,形式隐秘,反调查能力又高,且有些涉案人员、资金、行为涉及境外,给找人控人、追逃追赃带来了极高的难度。
然而,自古以来,邪不胜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以雷霆之势形成强大震慑,在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杜言之流企图用不法手段来干扰调查,逃脱罪责。殊不知,这不但不能保他们平安过关,反而弄巧成拙,欲盖弥彰,注定是枉费心机。杜言案充分说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无论对手多狡猾,没有人能翻得出党纪国法的五指山。
听说被查竟试探省纪委书记
2014 年的一天,一条干部违纪线索被移交给广东省纪委。这一移交,竟然扯出了一个过亿的大案,石破天惊。这是一场硬战!案件的主角杜言,是和大家在同一条战线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熟人。审查组成员接到相关线索后,心里五味杂陈。
杜言于1986 年进入检察院系统,从省检察院反贪局侦查处副科级干部起步,直至省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局长。
审查人员指出,杜言面相凶,匪气重,胆子大,在捕捉到被组织调查的零星信息后,他竟通过打电话和发短信,向广州市纪委和省公安厅相关领导进行试探或威胁,甚至连省纪委书记也收到了他的试探短信。
一筒茶叶撕开贪腐案裂口
为什么杜言半夜三更不停地给同一个号码打电话?甚至第二天早上七点起来还要打?经验丰富的审查组成员马上嗅出了其中的猫腻。
电话的主人是个茶叶店的老板娘,和杜言似乎没有其他接触。唯一可能的交集,是杜言爱喝好茶,可能在这里买过茶叶。最近该店铺倒是卖出一筒18 万元的高端茶叶,不过买家是本地一家房地产公司,且茶叶已被取走,似乎并无问题。这一线索的摸查几乎陷入僵局。
审查组成员再三核对,终于发现端倪。原来早在摸查之前,杜言已经出招。由于送茶叶的房地产公司老板因其他事被广州市纪委约谈,杜言怕事情败露,让对方先把3万元尾款支付后,买了一筒一模一样的茶叶摆在茶叶店原处,放置一段时间再拿回去,企图用后一筒茶叶掩盖前一筒茶叶的去向。
审查人员介绍,杜言深知这种物证确定的盲点和难点,“规避动作”做得很精,且很具有迷惑性。
一筒茶叶,涉及的金钱利益虽小,但因切口精准、证据确凿,在杜言案中撕开了一个狭长的裂口,顺藤摸瓜扯出一连串的涉案人和涉案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跨省“躲猫猫”的心腹司机落网
随身携带上百张电话卡、10 余部手机,自备帐篷、凉席、炊具、煤气罐等,饿了就郊外野炊,困了就打开帐篷,一个月来,S 某孤身一人于阳江、韶关、长沙、武汉、庐山等地辗转逃亡,最后在九江落网。
抓到S 某是破解杜言案的关键一环。据介绍,S某,杜言最为信赖的私人司机,是杜言违纪违法的关键证人。他帮杜言代收财物,代管房产、名车及公司,一系列反侦察手段也是从杜言处耳濡目染学得。
事发前,杜言给了S某一笔钱,他便开始了跨省“躲猫猫”之旅。最后还是让足智多谋的追逃能手、省纪委副书记陈波锁定目标,然后提请中央纪委协调外省纪委,将其成功抓捕归案。
据透露,得知S某落网的消息,身处谈话点的杜言顿时瘫软在座椅上。
先置于死地 再大开口解套
审查人员介绍,扯出来的人与事,暴露出了杜言长期以来以案谋私、经营腐败生意的犯罪事实。
在其老板朋友圈中,因为“豪爽”、“言出必行,有忙必帮”,杜言讲“诚信”、讲“义气”的名声在外。不为人知的背后,是杜言通过“杀熟”来谋取私利。凡是能插手的案件,杜言一开始都会把相关涉案人置于死地。等对方急了,上门求助了,再慢慢为当事人解套,解套的价码是最低500万元,以投资等名义支付,少一分都不行。
随着杜言的贪腐套路被一一摸清,更多的贪腐事实浮出水面——杜言隐瞒自己“裸官”事实,隐瞒家庭的11 套房产,隐瞒其实际控制的3 家公司,并对抗组织调查。杜言在省检察院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及影响力,以案徇私,收受贿赂折合过亿元人民币,目前已追缴大半。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杜言 审查 ,杜 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