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毋庸置疑,“筑就文艺高峰”是大事业、大目标、大实践。高峰之筑就,需要一大批伟大作品,而伟大作品诞生的关键,是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文学艺术家。
文艺作品是作者审美素养的体现,也是作者个性品质的折射。要创作出优秀作品,文艺家必须要具有相应的道德素养、人格操守、美学造诣,有不可须臾背弃的艺术准则。择其关键而言,文艺创作有“五忌”:忌盲、忌混、忌怨、忌欲、忌伪。
首说忌盲。“盲”即盲目,就是无目标、无方向。显然,这是艺术创作的绝境,犹入死胡同或茫茫沼泽,以致忙忙碌碌又浑浑噩噩,懵懵懂懂又昏昏然然。艺术忌盲,就是要请高人点拨、与高手过招。齐白石曾苦陷朱耷“冷逸”之风而难自拔,欣然接受陈师曾点化,探索“红花墨叶”,成功“衰年变法”。马蒂斯曾苦于色彩“迷惑”,经毕沙罗指点迷津,追求色彩自由成就“野兽画派”。从艺者,极易陷入抄写他人、重复自我的恶性循环,这是艺术的不幸,也是艺者的悲哀。依艺术演进论,探索气墨灵象,是艺术使命,更是志者担当。
次说忌混。“混”即混事儿,也有蒙混之意。君不见,从艺者中有多少“混事儿”君,以至于被称为阿混者。其中小混者,充其量也就是为谋生端个饭碗,大混者则危害大矣,之中往往是在学界、业界有了一定声望、谋到了一定位置,但早已江郎才尽,却又养尊处优、不思艺进,又不退“既得”,不愿“善终”,还常常招摇过市、每每陈言旧论,害己不说,更在害人,尤害艺术未来。君不悟,艺术史上,哪个大师是“混”来的?正由此,忌混者,谋艺术未来也,践艺术大美哉。
再说忌怨。“怨”即抱怨、埋怨,原意为“怨恨”,《说文》载:怨,恚也。成语“怨天尤人”或“怨声载道”均引此义。从艺者中“混”者多矣,“怨”者也甚。怨者情志失衡,焉能出好作品?林风眠一生多磨难,乃至遭受政治与肉体迫害,可从不鸣怨,终成一代大师。高更亦然,只身孤岛,悲苦身心,却乐观处之,终拥巨匠之誉。事实上,当今创作环境至好,完全任艺者挥洒、驰骋,且尽可悠然、从容。而抱怨必致浮躁,浮躁又必然烦乱。如此,何以致心静?又何能入艺境?
另说忌欲。“欲”即贪欲,是一种强烈负能量之欲望,与常言中利欲熏心、欲壑难填之“欲”相仿或近似。此贪欲之突出表现,是将艺术活动名利化、实用价值化,因而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艺术是寂寞之道,也往往是清贫之道。艺术史上,有哪个大师是因贪欲而成功的?又有多少人生前满足了虚名浮利,身后却背负骂名?艺术创作是精神的舞蹈、灵魂的飞扬。贪欲之精神、铜臭之灵魂,何以能创造高品位的精神产品?端着空饭碗无法做文艺,举着“欲”头颅同样不能为创作。贪欲者可能获一时之名利,但因品之不洁,必行之不远,并终遭唾弃,必被抛弃。
后说忌伪。“伪”即虚假、不真实,本义为欺诈,如《说文》载:伪,诈也。文艺创作是非常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做作,容不得任何的偷工减料。先贤存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无不说明,凡传世之作、千古名篇,都是笃定恒心、呕心沥血之结晶。当下艺伪者,突出表现为刻意运作、自我炒作、投机取巧、见利忘义、低俗媚俗等。艺伪者不可能拿出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也不可能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文艺家只有真正做到了忌盲、忌混、忌怨、忌欲、忌伪,才能够步入文艺创作的正确路途,才有望经过不懈地砥砺磨炼,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
(作者:吕国英 单位:解放军报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