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民革党员郑波:一个“战菌者”的医者仁心
郑波参加国际会议。
一个“混儿”的医者仁心
“和牌”的欣喜、“点炮”的失落,被感谢、被误解,是每个医生都在面对和承受的。而医者仁心四个字,在郑波的内心别具份量。
尽管平时忙于出门诊、做科研、外出会诊、讲学交流,郑波还是抽出不少时间在网上回复患者咨询。据某知名医疗网络平台数据显示,郑波近年来网页总访问量近900万人次。“用药精准”“认真负责”“对患者好”,是网友对他最多的评价。
“得了病患者已经很痛苦,现在网络很方便,有些能解答的我就尽力解答,也许他们在当地就能治好。如果病情危急或情况特殊,我就争取给他们加个号,毕竟救人要紧。”郑波说得很实在。
2000年,郑波在北大医院呼吸科教授周瑞征的推荐下加入民革。“第二次找郑大夫看病时,得知他也是民革党员。感觉很亲切,原以为对我特别照顾,后来发现他对每个病人都这么耐心负责。”王凤仙对记者说。
很多人说,郑波对病人就像对家人一样,而有的病人已经成为了他的“家人”。数年前,一位福建的男孩在当地被诊断为前列腺炎,几欲自杀。该学生借钱到京看病,郑波不仅帮他解除了病痛,还认他做了干儿子。今年,他的干儿子已经大学毕业,通过公务员考试当上了“村官”,让他倍感欣慰。
“医生和病人本就是一个阵营的,也可以说是一家人,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治好病。”郑波说,近年来医患矛盾突出,外界对医生有不少误解,希望包括媒体在内的各界能以更负责的态度,共同努力,推动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因为突出的专业优势,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特大灾难面前,卫生部医疗专家团中也总能看到郑波的名字。汶川地震时,郑波刚从日本回来,二话不说就主动加入到了专家团,赶赴灾区一线。“抗感染我们有专长,我们在现场,能尽量避免救出后因感染处理不当致残、致死的悲剧。”郑波说。
郑波也多次跟随民革组织赶赴贵州毕节等地进行医疗帮扶、讲课义诊。“作为一名普通的民革党员,只要组织有需要,我就尽力参与。平时做好本职,不给民革丢脸,也是我为组织尽的一份力。”郑波说。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医生 民革 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