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20万箱方便面换1架战机 却因太辣被要求退货
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空军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了。但是发展空军,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做好的。因为这里面牵扯到了太多的高端技术。上个世纪,我国的空军发展刚刚起步,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谋求发展,这才有了拿方便面换战斗机的事。
于是,方便面和战斗机,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事物,但却因为一次军贸而发生了联系。当时我们最希望购买的就是苏-27战机了。1989年,苏-27首次参加巴黎航展时就以眼镜蛇机动而名声大噪,服役不久之后,还未公开露面的苏-27更是在巴伦支海上空上演空中手术刀动作,用垂直尾翼把挪威空军的P-3B型反潜机的发动机上“开了一刀”,此后苏-27更是威名远扬。
苏-27战斗机
当时,我国空军的主力战机还是歼-7,性能完全无法与苏-27相比。在1992年初,中国与俄罗斯达成协议,俄方答应出口第四代(严格来说是第三代)战斗机苏-27。这一次引进战机,将是我国空军脱胎换骨的开始。无论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次引进的重要性,都是不为过的。然而,在结算款项时却出了问题,按照一般流程,国际贸易结算应该用美元,但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不足,不可能划出大笔外汇来购买战斗机,由于俄罗斯国内经济萧条,迫切希望尽快把飞机卖出去拯救本国航空工业,所以双方最终决定用以物换物的方式完成部分款项的支付。
最终,我国向俄罗斯进口了二十多架苏—27战斗机,除了向俄罗斯支付一部分美元,另一部分则用轻工业品偿还。当时俄罗斯处于苏联解体初期,十分急需这批轻工业品。用狗皮大衣来偿还货款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其实用来偿还的物品绝对不止狗皮大衣,还包括农产品、其他纺织品———甚至还有方便面。
编辑:杨岚
关键词:20万箱方便面换1架战机 20万方便面换1架战机 方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