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绘就新时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蓝图

2017年11月15日 09:24 | 作者:杨志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从经济转型看,中国进入后工业发展阶段,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购买服务将追赶购买产品,而购买服务中的家庭服务、外卖、快递等业态,正是农民工劳动参与率最高的行业。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就业“三新”趋势正在展示着农民工就业的新走向。由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殊国情,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农业现代化和“中国制造2025”,也有可能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涌向第三产业。

0025115778050ed8b07f50

改革开放之初,农业中释放出来的农民工主要转移到了工业和建筑业。现在进入到后工业时代,从工业中逐渐被转移出来的农民工也会转移到服务业中,农民工从事现代服务业的新业态将成趋势,就像马车被汽车所取代,马车夫也能在新的行业找到工作,并不因为马车行业的消失而失业。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从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入第二产业,而“中国制造2025”乃至德国工业4.0中则主要依靠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农民工进入服务业。

从新型城镇化看,农民工正在从承载二产主力军向承担起三产的生力军角色转化,这将给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大批输入性劳力,同时,农民工城市化的发展也让中国新型城镇化取得成效。

中国农民工既是城市建设者,又是共享者,农民工将成长为知识型、技术型和创业型劳动者,由中低端劳动向中高端劳动提升的空间大、速度快。新型城镇化给农民工带来改变生活的新期待。新时代中,农民工发展将从技能素质提升拓展到文化素质提升,从改变劳动生产和生活的条件,到融入城市全面享有公共服务。

当前,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与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的焕发生机共同撑起新旧动能转换。新一代和老一代劳动力也在发生更替,尤其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在提高,中生代农民工掌握技能在提升,先行进入城市的农民工逐渐站稳脚跟,有条件的8000多万农民工随迁家属还扎下根来落户城市,农民工勤劳和不停顿的努力给大城市、特大城市与日俱增的老龄化带来生机和活力。特别是每年的“双11”,由农民工担当主力的“超级快递”紧张的工作,也让整个城市分享到他们拼搏的精神。

前段时间,笔者到大连光阳精密仪器公司调研,发现一线操作“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竟然也是技校毕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可见,“中国制造2025”同样有新生代农民工的用武之地。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变革中国》中感叹的那样,中国人的勤劳使世界惊叹和汗颜,甚至有点恐惧。

农民工扛起现代产业工人的重任,无论从已经扛起的并跟着技术进步走的制造业、建筑业等支柱产业,还是正在扛起的快递、外卖、家庭服务等新业态,经济转型开辟了农民工就业的新天地,使农民工将中国劳动参与率,特别是女性劳动参与率提升到至今没有任何国家相比的高度,让世界刮目相看。

美国劳工部统计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达到76%。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民工不停顿的劳动将生活服务业的新业态发展成了经济转型中的大产业。农民工正走在建设现代化国家新时代的大路上。实现“十有”(进城有工作、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报酬有保障、参保有办法、子女有教育、住宿有改善、维权有渠道、生活有文化、发展有目标)、走向“五融”(自己融进企业、工作融进企业、子女融入学校、生活融入城市、群体融入社会)绘就了农民工市民化新时代的蓝图。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民工 农民 新时代 劳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