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残疾乞丐苦学六年成画师 笔下画作惊艳众人(图)
唐昌映也不隐瞒:“我是打车来的,从华岩寺打车到这里要40几块!”拖着一箱子框好的画,没有交通工具,所以他每次出门都选择打车,这也意味着,如果不能卖出两三幅画,这一天就得倒贴。
比起卖画,唐昌映似乎更愿意和路人摆一摆龙门阵,“这一带好多人都认识我,骗你们干吗!”
果然,一名清洁工人认出了唐昌映,有些惊讶。“他从前就在万寿路乞讨,我认识他七八年了!”在锦川环卫上班的王德贵说,他在这里做了14年环卫工,每次路过,唐昌映都叫他大哥,就这样熟了。好心人教唐昌映画画的事,好多人都知道,没想到他如今画得这么好,了不起!

“没觉得生活亏待了我”
没人的时候,唐昌映便独自画画,虽然身边热闹繁华,他却心静无他。
说起自己的病,唐昌映没觉得生活亏待了他。相反,觉得自己挺幸运。
唐昌映是合川钱塘人,4岁时突然感觉腿不舒服,但自己太小说不清楚,父母也没怎么重视。“刚开始,我还能走,但后来就站不起来了,赶到医院时已经晚了。”长期生活在滑板车上的唐昌映,双腿关节慢慢僵硬蜷缩,手关节也严重变形。
再后来,唐昌映也去过医院,被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但换关节需要数十万元。
2006年,唐昌映来到重庆主城,那时他妈妈黄京秀在主城的小区做清洁,爸爸唐道云当“棒棒”。唐昌映就坐在滑板车上沿街乞讨。
2010年,唐昌映流浪到了华岩寺附近乞讨,华岩寺的方丈看小伙可怜,就收留了他。方丈有一位画家朋友,看到唐昌映身无长技,决定教他作画,让他可以养家糊口。

“我不想再乞讨了”
唐昌映决定学画画!
他有农村低保,父母每月会给他一两百元生活费,加上自己乞讨,虽然勉强能够吃用,但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父母都打工,我不能靠他们一辈子。”
没想到,没人赞成唐昌映学画画。
“他们说你都快30岁了,学什么画画?”就连父母都劝他:“你都这样了,就算啥也不做也没人怪你,讨一个算一个吧!”
但唐昌映依然下定决心,跟着老师学画画。这一学,就是6年。
为了写好一个小篆的“无”字,他苦练了两年。写字的纸用了七八刀,如果把这些纸裁成四尺六开的画纸,一刀就可以裁600张。而写字画画的墨水,他用了200-300斤。
学了6年后,唐昌映又回家苦练1年。
“最艰难的时候,交了房租,身上只剩下3块钱!”唐昌映记得,那是前年腊月间的事,身上的钱只能买一包方便面。曾一起乞讨的同伴也来劝唐昌映重操旧业,说年前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但唐昌映拒绝了。
依靠零星的卖画收入,唐昌映渡过难关。他终于有了一份新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
“不相信我就画给你看”
唐昌映专画重庆的老房子。老师曾告诉他,画画是一门技艺,里面有很多种选择,你选择画一样即可。
唐昌映还现场表演起来,他用一支中号毛笔,可以右手画,也可以左手画,为了练习力量,他曾在手臂上绑2公斤的沙袋训练。
有人说他画得好,也有人怀疑,说他现场画的画和框起来卖的画,手法和运笔大相径庭,感觉根本不是唐昌映画的。
唐昌映也不争辩,“如果不相信,你可以抽一天到我家里,我画给你看。在华岩寺那条街上,好多人都认识我。”
如今,唐昌映不但有了卖画的收入,还以300元每月的价格租下房子,辟出自己的画室。
下雨天,或傍晚来临,唐昌映就在画室埋头作画,也把作品分享到朋友圈,问大家:“这画可好?”在画室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他的得意之作,一幅长62厘米、高92厘米的“老房子”,这也是他最大的一幅画。
唐昌映还有一个愿望。
他说,他画的老房子,有人说像磁器口,有人说像石板坡,也有人说像下浩老街……但其实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因为残疾他哪儿也没有去过,画里的房子都是临摹的。
“真想看看这些老房子啊!”唐昌映说,总有一天,他会亲自去看看,也许再过两年、三年,他就能创作属于自己的“老房子”。
■新闻纵深
山城好人一直帮助着他
采访近3个小时,有质疑,但更多的是感动。
一位路过的大姐,把水果放到他的画箱上;快到中午,薛女士给他端来米线,还买了矿泉水;一位中年人不愿留下姓名,但他留下了唐昌映的电话……
唐昌映格外珍惜他的每一幅画。他下雨天从不出门,就是担心画被淋湿;吃饭时,也会把画架移得远远的,担心弄脏。
还有一位大姐,花50元买了一幅画。她说:“我就觉得这画好看,人家也没伸手要,就比好多啃老的强!”
唐昌映周末不出远门的时候,住在华岩寺的唐清平就会来帮他拉画箱;互邦出租车公司的驾驶员刘波,一接到唐昌映的电话,就会赶来帮忙。
唐昌映感动着很多人,也有很多人关注着他。
2012年,重庆媒体曾对唐昌映进行过报道,那时的他,白天在外乞讨,晚上学习书画。就连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也曾通过微博透露:该寺奇人奇才艺术馆有位严重肢残的居士,白天在外乞讨,晚上学习书法,可谓身残志坚的典范。
■声音
卑微的小草总会发芽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画家武辉夏:
唐昌映作为一个残疾人从乞讨到自食其力靠卖画为生,是他人生的一个华丽转身,很让人感动和赞赏。学画画都是从临摹开始的,我看了他临摹的老房子,还不错,画得很用心。身残心不残,相信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会画得更好。
作家,心理咨询师,重庆晨报心理专栏及幸福课主持张娓:
唐昌映的故事让我很感动,他带给人们的更多是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感动。不管你是多么的卑微和渺小,哪怕像一棵小草,只要不放弃希望,遇到阳光和雨露就会发芽。唐昌映一直在成长,不放弃,也一点点在改变,他是我们这个社会值得尊重的人。
本报记者 顾晓娟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残疾乞丐 画师


巴克图口岸:军警兵民筑起“红色国门”
宇宙中的幽灵星云 既美妙又让人发怵
欧洲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北约举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军演
米兰举行“毕加索·变形记”展
惊世大奖15.4亿美元!美国最富中奖者诞生
湖北发现2.47亿年前湖北鳄类和鱼龙类化石
中国艺术家韩美林获颁“韩国文化勋章”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