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101岁保姆被奉为家人:你养我们的小 我们养你的老
你养我们的小,我们养你的老(故事·百姓影像)
社区志愿者来到孙锦秀(右一)家中看望。资料图片
“当年她养我女儿们的小,如今我们养她的老,天经地义。”2017年12月18日下午,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文艺路街道文艺新村社区,孙锦秀老人见到记者时说。
采访这位81岁的奶奶,是因为听说她和家中保姆之间半个世纪的情缘故事。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起,她们在一起生活了近55年。多年来,在文艺新村社区这一幕经常温暖人心——
阳光下,两位银发老人相互搀扶往前走,颤颤巍巍的背影被渐渐拉长。阳光、老人、背影,画面温馨。一位是孙锦秀老人;另一位就是她家以前的保姆,现在孙锦秀的“母亲”——王秀英,今年101岁。
1963年,王秀英和孙锦秀结缘。作为一名保姆,她进入孙锦秀家中。那时,孙锦秀正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丈夫突然离世,既要照顾三个嗷嗷待哺的女儿,还要上班维持生计。
那段艰难的时光,正因为有了王秀英,孙锦秀才挺了过来。王秀英把家中操持得井井有条,对三个孩子照料得十分细致周到。“那些年要不是有王妈妈的帮忙,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下去。”孙锦秀说。
朝夕相处的时光中,孙锦秀及自己三个女儿都和王秀英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时间来到1980年,孙锦秀再婚,女儿们都已长大,王秀英的去留,成为全家的一道抉择题。
有外人建议,既然家里不再需要保姆照顾,倒不如给王秀英一笔钱,让她另谋生路。但考虑到王秀英孤身一人的情况,孙锦秀和家人们思量再三,还是把王秀英留在了家中。“她曾经帮过这个家,现在不需要了,也不能丢下她不管。”孙锦秀说。
“不能丢下她不管”,一句口头的承诺,孙锦秀和女儿用行动践行了37年。
年逾六旬的王秀英在孙锦秀家中长住了下来。当年的保姆成了家中的“座上宾”。
王秀英住进了家里阳光最充足的一间房;孙锦秀变着花样提供王秀英最喜欢的饮食;定期带她去医院做检查;身体一有不适,全家轮流照料。
有了精心的照顾,王秀英的养老生活过得相当惬意。一直以来,她逢人就说:“孙锦秀全家这样待我,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进入高龄的孙锦秀,一个人照顾王秀英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她每个月花3600元请来一个保姆,二女儿每周送来不一样的水果,还专门买来麻将机供王秀英和邻居娱乐……
“家里吃苹果,一定是王秀英、孙锦秀和保姆三个人一人一个;吃营养品的话,也是三个人一人一份,都没啥区别对待。”文艺新村社区书记王丽慧最熟悉孙锦秀家里的情况。
“两位老人超过半个世纪的缘分真奇妙,互为‘保姆’的故事更是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王丽慧说。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家人 保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