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劳模”习近平
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之正定篇
“当时近平同志办公室已经搬到新办公楼二层南边,干部群众在深夜常常看到他办公室的灯光。”王志敏时常怀念那段“紧张而快乐”的时光,喜欢吟诗作赋的他,退休后写了一首《灯窗剪影》:月明雪霁小楼东,遥望南窗烛影红。解语百机伏案牍,平常巷陌最关情。

△1983年,在河北正定办公室里的习近平。
福建宁德
遍布乡镇的足迹
1988年6月,习近平到任宁德。在福建,他依然坚持劳动不忘本的良好习惯。在宁德期间,他两度深入九都乡看望九仙村畲族群众,走访慰问受灾群众。
1989年7月,寿宁县下党乡发生灾情,在交通等各方面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他坚持实地察看灾情。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带领地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头戴草帽,肩搭毛巾,顶着炎炎烈日,在崎岖山路上跋涉2个多小时,深入到乡政府所在的下党村。条件极其简陋,大家就围坐在小板凳上开会。吃饭、午休就安排在鸾峰桥上,午饭后,稍作休息,习近平又进村入户、访贫问苦。
参加调研的时任寿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连德仁在日记中写道:“这一天,乘车5个小时,步行4个半小时,开会座谈访贫2个小时,一路风尘,大汗淋漓,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回到县城招待所后,许多干部才发现脚底、脚趾都磨出了血泡。”
习近平同志后来用“异常艰苦、异常难忘”来形容此次下党之行。

1989年12月2日,中共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带领地直机关千余名干部到宁德县南漈水利工地参加清沟排障修整水渠劳动。

宁德曾是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习近平在宁德待了一年零11个月,基本走遍了所有的乡镇。当时没有通路的4个乡,他去了3个,都用了一天时间。这段时间,他不仅参与劳动,还对劳动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曾写道:“农村劳动力如果继续束缚在原有规模的耕地上,倚锄舞镰,沿袭几千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老传统,进行慢节奏、低效率的生产劳动,那就不是一件好事。反之,用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会惊喜地发现,我们又获得了一种极其宝贵、可待开发、可能创造巨大价值的崭新资源。”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劳模”习近平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