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创新合作模式 实现互利共赢
习近平主席3日出席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六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同迈向富裕之路》的主旨演讲时强调,中国积极鼓励中国企业家到非洲开拓发展,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并对中非企业家提出4点希望。中非企业界将以此次峰会为契机,分享成功经验,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企业力量。
企业是发展中非经贸合作的主体,更是永葆中非友谊之树常青的使者。长期以来,中非企业同中非人民共同成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非洲大陆的面貌。非洲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资金缺乏、基础设施薄弱、人才不足导致工业化水平低下,无法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鼓励中国企业帮助非洲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就是着眼于培养非洲国家的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中资企业通过直接投资项目、员工培训、属地化经营等多种手段,以企业自身效益带动当地就业、出口、税收及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造血”功能,将这些国家带上自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参与建设了大量非洲民生工程,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标志性精品项目,一座座新码头、一条条新铁路、一个个工业园相继诞生,为非洲补上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中非企业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融资等传统领域广泛合作,在减贫惠民、人文交流、绿色环保等领域也纷纷加大倾斜力度,成为务实合作的新增长点。
人才和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中国企业在融入非洲、扎根非洲时,也将新的发展理念带到了非洲大陆。目前,阿里巴巴在非洲的业务发展就侧重于理念和技术分享,通过赋能小企业和创业者,帮助非洲建立当地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在新技术促进下,非洲大地无疑将更加生机勃勃。
1970年,坦赞铁路正式开工,坦赞两国建设工人和技术人员与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并肩奋战,成为中非友谊的一座丰碑,“同发展、共命运、爱无疆、勇担当”的坦赞铁路精神自此成为中国企业走向非洲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相信在共建“一带一路”新征程上,中非企业将携手并进,在经济合作中做中非友好的连接纽带,真正做到习近平主席所说的“生意做到哪里就在哪里播下友好的种子,项目建在哪里就在哪里树起友谊的丰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周明阳)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非 非洲 实现 合作 企业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海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