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副主席发言 副主席发言
中长期人口变动与经济社会发展
此次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人口主题,科学研判人口中长期变动趋势,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调研和大家的发言情况,谈几点认识。
首先,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总的来看,我国人口发展态势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提高人口综合发展水平仍任重道远。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庞大人口所形成的市场容量、消费潜力及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目前我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但人口综合发展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进入攻坚阶段,人们的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也需进一步提升。二是人口发展处于历史转折期,结构性矛盾凸显。根据长周期预测分析,我国人口数量将经历从低增长到零增长再到负增长的历史性转折。人口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力供给仍然较为充裕,但劳动力供需结构不匹配的问题显现;城乡人口服务能力差距大,地区之间人口转变不同步、人口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三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家庭发展服务基本需求尚未充分满足。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养育孩子的经济成本上升。年轻人婚育时间不断延迟,大龄生育、不孕不育等生育困难人群明显增加。在公共服务供给上,现有的婚育假期、生育津贴、女职工就业保障等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障碍。托儿所、幼儿园短缺,促进家庭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尚未完全建立。
解决上述这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处理好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双向适应、相互协调的关系。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针对人口发展的新特征、新情况,建议围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素质提高、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目标,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相关制度政策。加强人口自身发展规律研究。加强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加强对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下,完善跨境人才引进、劳务输出输入、人口迁移管理的制度政策研究,通过战略研究,确立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科学目标、思路和策略,从实际出发,坚定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最后,要做好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一是积极构建家庭友好的制度政策和社会环境。建立以生育支持、儿童发展、老年赡养、病残照料为主体内容的家庭支持政策。二是尽快补齐影响生育的公共服务短板。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三是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实施就业优先和科教兴国战略,面向社会需求,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适度灵活放宽国家失业保险金使用范围,支持社会、企业开展创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四是积极应对老龄化。树立全面、积极的人口老龄观,加快构建制度体系。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


黔张常铁路长湾澧水大桥成功合龙
空军航空兵某团组织跨昼夜飞行训练
阿尔及利亚总理向中国作家莫言颁发“国家杰出奖”
土耳其庆祝共和国成立95周年
巴克图口岸:军警兵民筑起“红色国门”
宇宙中的幽灵星云 既美妙又让人发怵
欧洲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北约举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军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