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现代化建设成就”考察侧记
“短短的几天时间,所有耳闻目睹的都是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充分了解了国家在高新产业、尖端技术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亲身感受到了城市社区建设和乡村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新气象。”10月20日至25日,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现代化建设成就”考察团走进广东,直面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东风,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道教协会会长谢荣增兴奋地向记者讲述考察收获。
与谢荣增委员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考察团的其他团员。一路走来,考察团走访了广州、东莞、深圳三地,从十三行博物馆到珠江新城CBD,从河涌整治到街区服务,从传统制造企业到高新科技企业……考察之路正是广东改革开放40年之路的缩影。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梁明将此次考察形容为“穿越之旅”:不仅是地点上的穿越,也是时间上的穿越。
广州是此次“穿越之旅”的第一站,考察团先后考察了广州珠江新城CBD、荔湾十三行博物馆和荔枝湾,了解广州十三行的发展史和荔枝湾综合整治和升级改造,打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城市品质的情况。“在这座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我们同时感受了厚重与鲜活的气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佛教联合会执行会长释宽运十分感慨地说。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王文杰对荔湾区的社区服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示,在社会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使百姓更好地安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这方面,当地政府作出了很好的探索和努力。
“‘开放’是广州的最佳注释。赴十三行博物馆参观时,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广州‘开放’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对广州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赞叹不已,“我能肯定,只有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广州式的成功案例才会层出不穷。”
东莞是考察团来粤的第二站。为期两天的活动中,考察团深入了解了东莞改革发展的主要历程。
10月23日,考察团最后一站来到深圳。这里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先进的科技、活跃的市场、优秀的人才皆集聚于此。
“在大疆公司参观,感受到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是任何力量可以阻挡的。”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代俊峰对广东的高新科技发展频频点赞。
10月25日,考察团在深圳弘法寺召开座谈会,交流考察心得。委员们纷纷表示,考察过程中感受良多,比起在电视和媒体宣传中看到的,实地考察更能感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代俊峰用三句话概括了此次考察的体会:“观成就,让我们感党恩;睹发展,使我们找差距;近民生,促我们勤履职。”这也代表了所有考察团成员的心声。
“这些天的考察,最大的感受就是自信,从制度、道路、理论、文化各个方面都感到深深的自信。”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印乐在谈到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显著成果时十分感慨。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妙江法师说:“这次的考察和学习,我看到了新科技,过去做梦也不敢想象的东西,现在都实现了,我们出家人也成为了其中的见证者。”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在经济建设已经探索出一条道路,在道德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作为宗教界委员要在这方面更好发挥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晓鸿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改革开放40年的成果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和伟大,也证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宗教界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们要自觉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坚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广大信众走爱国爱教的道路。”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发展。回顾改革开放40年走过的历程,我们应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成果,对未来更应充满信心。”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表示,宗教界委员要引导信教群众积极服务社会,自觉服务新时代国家改革发展大局。
考察团团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王伟光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一切光辉成就的取得,归结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归结于党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培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政协委员,要继续坚定“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编辑:刘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