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用三无散酒冒充汾酒? 山西汾酒集团:正进行整改
汾酒集团:主动调查 正进行整改
汾阳市市场监管局和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对杏花村镇白酒销售商进行检查

手机中这款售价498元的“开发酒”,成本价才30元。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汾酒合作销售商私灌散酒高价卖》追踪
近段时间,新京报记者在山西太原、汾阳等地调查发现,汾酒集团出品的产品存在价格、产品信息混乱,“集团开发酒”暗藏私自灌装等现象。根据汾酒集团内部人士介绍,“集团开发酒”是由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他子公司生产的酒水,它们由各个开发商自行设计包装品名销售,所以也称为“开发酒”。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汾酒厂生产的股份酒,其市场批发和零售差价不大且稳定,而批发价30元一瓶的“开发酒”,对外零售价能达到600元左右。除了价格,记者还注意到很多不同品名的“开发酒”,包装上虽都印有“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杏花村”等字样,但无法查询具体开发商和酒水生产厂名、厂址等信息,更有一些不良开发商和经销商借此漏洞,用三无散酒灌装冒充汾酒。
昨日,新京报以《汾酒合作销售商私灌散酒高价卖》为题,独家刊发关于汾酒集团品牌乱象的调查报道。当天下午,汾酒集团发布声明称,“将大力进行整治、整改,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山西省汾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对杏花村镇的白酒销售商进行检查。
集团开发酒扰乱市场 公司称已展开整改
新京报记者在实地调查过程中,走访了汾酒集团总部以及汾阳市杏花村镇的白酒销售一条街,并找到多名汾酒集团开发酒商家进行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多名商家表示,可以通过投入一定资金的形式,让个人或者一些销售公司成为汾酒集团的开发商。所谓的开发商,实则是商标授权方。
对此,新京报记者在汾酒集团定制产品事业部负责人张玉明(化名)处得到汾酒集团确实存在集团开发酒一说。
“汾酒集团近段时间来一直在压缩开发商的数量,也通过提高门槛来对品控做出监管”。张玉明介绍,“现在汾酒集团开发酒的业务暂停,主要是开发酒市场已经乱套,影响到了集团品牌。”
山西杏花村汾牌系列酒营销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田亮向新京报记者介绍,“粗算下来,汾酒集团现在拥有估计800款集团开发酒,每箱(6瓶装)价格的批发价不会低于200元。”当记者问及汾酒集团杏花村老酒为何每箱批发价在180元时,田亮回应称,“很大可能是买到了假冒汾酒集团的酒。”
也有多位开发商向记者介绍,开发商在取得汾酒集团的授权后,利用汾酒集团认可的包装灌装非汾酒集团下属子公司的酒水进行造假。
山西汾酒在山西省白酒行业内处于“龙头”地位,但省外市场占有率较低。天眼查数据显示,汾酒集团2015年至2017年公司财报数据分别为43.06%、43.76%和40.28%,整体有下降趋势。为了扩展省外销售,汾酒集团也做过很多尝试,如文化营销、对部分产品实行全控价或半控价模式运作。“也可以在汾酒厂原酒包装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定制,”张玉明称。但从财报数据看,效果并不明显。
报道刊发后,新京报记者联系张玉明,张玉明介绍,汾酒集团对于集团开发酒业务正在进行整顿,目前处于暂停状态。对于报道中涉及的品牌乱象问题,他说,“集团正在对此事召开会议”。
昨日下午,汾酒集团发布声明称,依据集团公司去年10月开始的产品瘦身工作总体安排,针对报道中的内容进行核查。对杏花村镇周边商铺存在的假冒侵权产品问题,请求汾阳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进行查处。集团公司将大力进行整治、整改,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昨天下午,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上“开发酒”仍有售。截屏图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汾酒 开发 记者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第十一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拉开战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