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全球健康·中国贡献
“初级卫生保健”在中国提档升级

首席记者 叶龙杰
初级卫生保健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召开的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提出的概念。在中国,这一概念通过政府行为,建立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转化为人民群众现实的获得感。中国的初级卫生保健事业在可及、公平、保障3个方面,蹚出了中国道路,凝练了中国经验。
可及——
居民满足感逐年增加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医师数量达到360.7万,年诊疗人次数达到83.1亿,分别较1998年增长80.4%、290.1%,支撑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婴儿死亡率由1998年的33.2‰下降到6.1‰,孕产妇死亡率由1998年的56.2/10万下降到18.3/10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以上目标的实现,得益于中国政府不断发展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通过持续加大投入、重视医学人才培养、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等举措,提升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在中国,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理布局,超过84%的城乡居民在15分钟内就能够到达医疗机构。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不少居民感受到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所带来的便利。“太方便了,老百姓如果患个小病,在这里就把问题解决了。”在该县花马池镇长城村卫生室,多位前来就诊的村民向记者表示,当前不仅就医方便,也能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获得持续的健康管理。
作为中国县域卫生的一个缩影,盐池县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进行整合,组建了48个“专科+全科”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面向慢性病、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签约服务,畅通了医患沟通的渠道。“打一个电话,家庭医生就会上门服务。”当地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说。
在最近十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中国各地以医联体(医共体)建设、远程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为抓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逐年提高,服务利用持续增加。
公平——
城乡差异进一步缩小
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共安排470亿元支持1390个县级医院建设,中央投资加大对县级医院补助力度,确保每个县(市、区)建好1所~2所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在3万多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形式的中医综合服务区,发挥中医药特色;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网络服务等形式,将适宜技术和科技成果推广到基层。
在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同时,中国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不断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与利用公平性,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差异进一步缩小。
“我们的目标是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居民日趋增长的需求,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在江苏省苏州市太湖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医生张龙林介绍,他和同事经常上门为渔民做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展慢病管理、宣传各种疾病预防知识。
为提高中国居民健康水平,2009年,中国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其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向居民免费提供,至今已涵盖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慢病患者管理、健康素养促进等14类项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覆盖范围最大、受益人群最广的一项公共卫生干预策略,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一项长期制度安排。”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苗艳青表示,国家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对提高重点人群服务可及性和健康水平的效果显著,惠及广大欠发达地区居民和弱势群体,产生了较好的政策福利效应。
2011年~2018年,中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经费补助标准从25元逐步提高到55元,其中包括的项目内容也逐渐丰富。与此同时,苗艳青带领的团队开展的研究显示,中国城乡居民自评健康不平等的集中指数2006年~2016年间下降了32.5%。“这一成果来自于国家进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改善其公平性。”苗艳青说。
保障——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持续下降
2017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下降到28.8%,较2013年的33.9%下降5.1个百分点,为近20年来最低水平。同时,中国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确定了“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截至2017年年底,累计核实需救治的849万贫困人口中,已有804万人入院治疗或享受了签约服务,覆盖近95%的大病和慢性病患者。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持续下降,首先源于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的持续增加。2018年12月,国务院关于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显示,2013年~2017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含计划生育)累计支出59502亿元,年均增福11.7%,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增幅高岀2个百分点。2018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5291亿元,较上年增加840亿元,增幅高于全国财政支出2.5个百分点,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3%。
其次,来自全民医保制度的建立完善。当前,中国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参保人数超过13.5亿,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2015年的380元增加到2017年的450元,2018年达到490元。在此基础上,2019年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20元,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50%和70%左右。
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镇,当地居民郭凤霞表示,此前一次就医经历让她感到安心,“医疗项目基本都在报销范围内,表明医保管用、医生也真心为患者着想”。
在基本医保之上,中国大病保险制度也实现全覆盖。2017年,大病患者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基础上平均提高13.99个百分点左右。同时,中国加强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有效衔接,发挥制度叠加效应,推广一站式结算服务,全国96%的县(区、市)实现了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一站式结算。
“对比外界,我们确实对中国的制度充满信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李玲教授表示,医改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发展到当前明确提出建立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在前进,也一直在提档升级。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中国 医疗卫生 基本 服务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