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国家能源局:农网改造升级惠及农村 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农网改造升级惠及农村、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带动社会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扩大有效投资效应明显。从2016年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以来,预计这四年农网改造升级的总投资将达到8300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是435亿元,带动企业资金、银行资金以及地方财政资金等投入约7870亿元,中央投资撬动社会投资、金融资本效果非常明显。
8300亿元的农网投资,国家能源局经过测算,大体上其中70%用于购买农网建设的设备、材料,包括变压器、开关柜、铁塔、电线电缆等农网设备和材料;30%投资用于土建施工。从已完成的2016年到2018年农网改造升级情况来看,这三年民营企业采购的设备和材料约2400亿,有力带动了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就业,促进经济的增长。
带动农村电力消费的效应明显。实施农网改造升级,2018年农村用电量达到2.46万亿千瓦时,比2015年增长了30%,这三年平均年增长率是9%,与同期全社会的用电量增长率相比高三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是5274 亿千瓦时,户均生活用电量是1400千瓦时,分别比2015年增长了31.6%和24.5%。
东部发达地区城乡用电均等化进程加快,例如浙江农村户均生活用电从2015年的1730千瓦时提升到2018年的2190千瓦时,2018年同期城市户均生活用电量是3010千瓦时,城乡用电量差距大大缩小,这说明农村电网建设基础设施的水平和能力上去了,为农村农民生活生产用电扩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的质量效应明显。农村用电条件的改善带动了农民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可以使用更大容量的家用电器。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2017年实施农网改造升级的农村,农户新增空调720万台、冰箱500万台、洗衣机450万台、电视机430万台、电炊具610万台,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同时由于农网质量的提升,推进了农村温室大棚、粮食烘干、制茶等农业生产领域的电能替代燃油燃煤,原来是烧油烧煤,现在改为电力。电能替代,2018年新增用电66.7亿千瓦时,减少散煤370万吨,对生态环境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比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1.08万个村,210万户的居民实现了电采暖,这样有利于京津周边环境、汾渭平原冬季治理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整治。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