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图说新闻 图说新闻
四川广安:帮扶之花在大凉山绽放

昭觉县县城新貌。 (张曙 摄)
6月27日下午,夏至已过,海拔3000多米的凉山州昭觉县特步洛乡天气凉爽,来自广安区大农乡农技站的帮扶人员周翱翔身穿薄毛衣,上山在蔬菜基地查看蔬菜长势后,回到驻地周边菜地采摘蔬菜。
“我去年就联系广安区农业局提供蔬菜种子,在村上试点种植了5亩蔬菜,但凉山的气候和广安不同,光豇豆就种了4次才成功。”指着满园子长势颇好的南瓜等蔬菜,周翱翔很高兴。
广安的蔬菜种子在大凉山开花结果,离不开广安区帮扶干部的努力。2018年6月,广安区积极响应省委攻克凉山州深度贫困堡垒的总攻号令,克服自身困难,选派29名帮扶干部来到凉山州开展综合帮扶工作,其中援助昭觉县28名、援助越西县1名。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安区在全省首批脱贫摘帽,脱贫后的广安区与该市其他两个首批脱贫摘帽的区(市)一起,对凉山州昭觉县开展综合帮扶工作,29名帮扶干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让广安区帮扶之花在大凉山绽放。
做守护索玛花开的苍松翠柏
在昭觉县开展帮扶工作1年来,昭觉县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陈松柏常回想起去年6月20日,自己接过昭觉县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队旗,代表11个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立下军令状的场景。
陈松柏参与了广安区脱贫攻坚全过程,2017年广安区脱贫摘帽巩固脱贫成果不久,还没喘一口气的他就被派到昭觉县。
“重任在肩,责任重大。”刚到昭觉县的陈松柏一直在思考,广安区作为全省首批脱贫摘帽县,在脱贫攻坚中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需要因地制宜地“嫁接”到昭觉县,使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去年,陈松柏组织昭觉县47名乡镇党委书记和271名村党支部书记,赴广安区开展了脱贫攻坚专题培训,实地考察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点位,组织广安区一些经验丰富的乡村干部现场进行授课,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昭觉县本土化、专业化脱贫攻坚队伍。
陈松柏将广安区“打破贫困界限,做到全域覆盖”的经验带到昭觉县,即,脱贫攻坚不能见子打子,必须整体谋划、系统推进,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不漏掉一户一人,达到全域覆盖。陈松柏在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后,撰写了一篇深度调研报告,获得昭觉县负责人大力支持,确立了两年任务一年完成、一年巩固,以及树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样板的脱贫攻坚工作思路。
昭觉县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还根据全县1114名帮扶人员的专业专长,组建卫生、教育和产业等多个专业分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规建分队,发挥工程管理经验,在全县推动易地搬迁工程建设。通过狠抓设计审查与现场踏勘确认相结合,严把质量监管环节,易地搬迁挡墙建设节约资金8000余万元。
9名广安区综合帮扶队员发挥优势,组成软件资料突击队,短时间集中抽查100个贫困村1000余贫困户收支台账和帮扶手册,进一步规范脱贫攻坚软件资料。并组织培训438名综合帮扶干部,承担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软件资料工作。
“作为综合帮扶干部,我们要主动作为、敢于担责。”陈松柏表示,要做一棵守护索玛花开的苍松翠柏,将脱贫攻坚进行到底。
大凉山课堂上的“四朵金花”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广安区29名帮扶干部中,有4名教师被当地村民称为“四朵金花”。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6月28日上午,昭觉县城区东方红小学,“90后”广安区帮扶老师王春在教室里教儿歌《数鸭子》,学生们整齐的歌声和舞蹈动作说明他们对这首歌已很熟悉。
“马上学生就要放假了,再带他们温习温习。”放假并不意味着学期工作的结束,学校工作完成后,王春和其他3名在昭觉县帮扶的老师还会去乡村小学支教一个多星期,才会回家。
这次回家,王春要和男朋友商量寒假时婚礼的事宜,本来准备去年结婚的王春因帮扶推迟了婚期。“我家境贫困,初中辍学了一学期在外面打工,社会爱心人士资助我上了学,支教回报社会也是我的梦想,现在在大凉山圆梦了。”
和王春一样,在广安区悦来初级中学当语文老师的“95后”老师乃保么阿果通过自身努力走出了大山,如今她又回到家乡大凉山,她还动员在成都市公安局工作的丈夫回老家工作。“现在是我们奉献家乡的时候了,3年帮扶期结束后,我将申请继续留在这里。”
开展教育帮扶,“四朵金花”取得了好成绩。曾在广安区兴平镇脱贫攻坚中做过控辍保学工作的罗建忠负责比尔片区控辍保学,这一片区工作在2018年凉山州考评中获得4个满分。在昭觉县民族中学做化学老师的张朝霞让班级成绩提高了。
“以前没有接触过化学,听说很难,但张老师的课轻松活泼,我想好好学习,考上梦想的大学。”正在准备分班考试的阿欧呷呷说。
广安区帮扶干部还组织彝族学生前往广安参观学习,以开阔视野。周翱翔自掏腰包请4名彝族贫困学生去广安参观。去年底,昭觉县普诗乡帮扶干部王春林推动广安区官盛镇与普诗乡联合开展“感党恩·提信心,彝族少年伟人故里行”活动,组织9名贫困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荡青春力量。
在大凉山传播文明新风
6月27日,昭觉县日哈乡,广安帮扶干部孔茂林正在牵头准备即将到来的油菜花节,这位曾在广安市文旅集团工作过的干部,安排演出、组织活动等都井井有条。
“我们这里的油菜花比外地要晚好几个月,如果前几个月来,你还可以看到几万亩的日哈索玛花海。”来凉山一年,孔茂林肤色黝黑,但谈起文化旅游很专业,“昭觉县准备将日哈索玛花海、悬崖村和古里大峡谷等旅游景点连线成片整体开发,广安区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及天府旅游名县的成功经验,我们希望能够助力当地发展文化旅游,让老百姓致富增收。”
在孔茂林胸前挂着一个工作牌,上面写着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昭觉县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结合昭觉实际,帮扶队员带头开展“亮身份”活动,帮扶干部通过佩戴工作吊牌、摆放悬挂工作牌等方式亮明身份服务,促进帮扶干部铭记责任,服务群众。
孔茂林所在的日哈乡日哈村已于去年底脱贫退出,行走在村里,不仅可以看到文化广场和健身器材,房前屋后还都留有园子,新鲜的蔬菜正在生长。“这些微田园一方面可以丰富村民的餐桌,改善他们的饮食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孔茂林说。
而在日哈乡的帮扶力量中,不仅有来自广安的,还有来自绵阳涪陵区的,并且还有企业的赞助,多股帮扶力量拧成一条绳,助推日哈乡的面貌焕然一新。
发展特色产业,广安区帮扶干部在行动。尼地乡帮扶干部胡小波通过深入调研,牵头制定《尼地乡宜坡署觉村风貌改造实施方案》,把旅游开发和特色养殖作为村民脱贫致富重点项目;普诗乡帮扶干部王春林多次驱车600余公里往返马边县,招引公司种植金银花;大坝乡帮扶干部唐剑锋联系西昌种植业主,在洛五村试种羊肚菌120余亩,目前已实现产值50余万元……
推动移风易俗,广安区帮扶干部在行动。帮扶干部胡小波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村两委成员、老党员、保洁员进行督促;帮扶干部王小平、贺姜明等示范带动干部群众打扫卫生,开展小手牵大手和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增强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帮扶干部不断努力,在大凉山传播文明新风。
编辑:曾珂
关键词:帮扶之花在大凉山绽放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