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人物对话 人物对话
“网红书记”的产业扶贫路——记榆树市刘家镇永生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新功
他用勤奋和毅力,坚定了乡亲们奔上全面小康路的信心;他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之花;他用真情和实干,把党的温暖带到乡亲们身边,照亮了那一方黑黝黝的厚土……他就是榆树市刘家镇永生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新功。
2016年3月,春寒料峭,李新功告别年事已高的父亲、患有哮喘病的妻子,远离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了永生村开始驻村工作。一踏上永生村的土地,村里的现状让他不由自主地吸了一口寒气!
全村1077户3578人,其中贫困人口175户404人,村子地域偏远,村民增收致富途径过于单一,贫困人口多,扶贫难度大。刚驻村时,李新功看到一些卧床不起因病致贫的困难群众,他的眼睛湿润了,嘴也起泡了,嗓子也肿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他暗下决心,永生村百姓不脱贫,永生村不变样,自己绝不离开这里。
驻村后,他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心叩开每一个贫困户家门,把汗水洒遍了每一个角落,慢慢地把党的温暖“驻”进了村民的心窝。
永生村村民的收入主要依靠传统作物“大苞米”,为了扭转现状,50多岁的李新功变成了“小学生”,努力学习种植知识、主动“走出去”寻找致富良机,绞尽脑汁找寻增收致富新路径。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新功认识了榆树市环城乡的“致富小能手”王春影。这个人对栽培“苦菇娘”有丰富的经验,效益很可观。李新功主动上门请教,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多方论证,“苦菇娘”成为他计划实施的第一个产业项目。当他劝说村民种植时,却遭到了质疑,他们不相信这小小的“苦菇娘”能带来收益。
李新功没有放弃,他苦口婆心地劝说村民,还自掏腰包作抵押金。在他的不懈坚持下,村民为他的执着感动了,纷纷加入进来。到了年底一算账,一公顷“苦菇娘”仅卖果收入就比“大苞米”高出4倍。为了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李新功又联合王春影共同开发了菇娘茶、菇娘酒等一系列特色产品。他们培育的“红菇娘”产业项目在全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优胜奖,产品被推选入京参展,切实增强了永生村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让永生村的产品走出去,整合村里的优势资源,李新功使出浑身解数,帮助永生村注册成立了吉林省永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永生村搭建了电商平台。全省开展“第一书记代言”活动以来,他带着产品参加了各类大型展会20余场,并走上舞台进行产品推介。他还借助传统媒体、新媒体客户端及微信朋友圈推销产品,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网红书记”。
在他及全村人的努力下,永生村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攀升,产品销往全国19个省市和地区,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突破300万元。2018年,永生村被省商务厅评定为“电商村”。从驻村那天起,李新功就把自己当成了永生村人。80岁的老父亲在养老院生活,他好几个月都没能去看上一次;妻子哮喘病犯了,多次住院,他都没能陪在身边……家里的一切牵着他的心,但村里的事更是让他放不下。正如他在日记里写的:“我把自己种在了永生村,就是想和乡亲们共同实现幸福永生的美好梦想。”
如今,永生村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由不足5万元提升至25万元,201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突破1.2万元。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网红书记”李新功依然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用那份对事业的执着和坚守,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行。
【编辑点评:借助传统媒体、新媒体客户端及微信朋友圈推销产品,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网红书记”,他不是为个人,他把自己“种在了永生村,想和乡亲们共同实现幸福永生的美好梦想。”】
关键词:“网红书记”的产业扶贫路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