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图说新闻 图说新闻
小蚕撬动大产业 景东铺就致富路
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着力推进“一村一品”产业规划建设,积极引导各村大力发展蚕桑、茶叶、核桃、水晶豌豆、马铃薯、景东晚熟芒果、生猪、肉牛、无量山乌骨鸡等特色产业,从而实现强村富民,走出一条贫困山区可持续的产业扶贫之路。
文井镇开南村就是远近闻名的蚕桑种植大村。开南村以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为目标,积极发动蚕桑大户带动产业发展,创新建立起“协会+党支部+贫困户”的一体化经营机制,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致富。
记者走进建档立卡贫困户严仕艳家中,刚见到记者,严仕艳就打开了话匣子,她一边喂蚕,一边告诉记者,丈夫身体不好做不了重活,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读小学,近几年来,她家主要靠养蚕支撑着这个家,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宽裕,但比种桑养蚕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预计今年可以实现脱贫。
开南村下营组村民袁仕艳告诉记者:“我家每年养蚕二十多张,平均一年收入4万多元,供娃娃读书,支付医药费,家庭生活开支,也够用了。种桑养蚕开始生活条件比以前改善了,提高了。”
开南村“两委”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先后尝试过种植香菇、薄荷、大萝卜等产业,但均以失败而告终。2001年,党支部书记段正勇听说景东县大街镇发展蚕桑产业效益不错,为寻得“真经”,段正勇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前往大街镇学习桑苗种植、桑园管理及养殖技术。回家后,段正勇拿出家中所有积蓄3万多元投资建蚕房、制蚕具、买桑苗、化肥、农药,在自家地里种植了8亩桑苗,并说服27户党员和他种植蚕桑127亩。经过党员带动发展,开南村种养殖规模逐年增加。
随着蚕桑产业的有序发展,开南村成立了蚕桑种养殖协会。开南村党总支将41名党员纳入党支部管理,积极为贫困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并组织农民进行参观培训、经验交流和外出考察学习,培养出了一大批苗木嫁接技术员。每年的冬春季节,开南村都会有近30支嫁接队300余人的嫁接技术员到外省及周边市县务工,人均纯收入可达200元每天。协会充分发挥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作用,让贫困农户真正由“单打独斗”变“抱团发展”。
开南村下营组副书记介绍,每年冬季深耕完毕,她就会组织一些妇女出去做工,嫁接桑树,一边是技术指导,一边又获得人均每年100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
开南村有着“普洱市蚕桑第一村”的美誉,截至2018年底,开南村种植蚕桑3200亩,桑农586户,带动贫困户发展35户137人,其中,已脱贫27户,预脱贫5户,未脱贫3户。
开南村党总支书记段正勇说:“通过我们几年的努力,2017~2018年,全村种桑养蚕收入突破1500万元,对我们开南的群众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工作当中,有了较大的收入以后,我们村的村容村貌,群众生活有了大的改善,我们群众的愿望今后还想继续把种桑养蚕产业做大做强。”
蚕桑产业已成为景东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截至目前,景东县种植蚕桑达5.8万亩。2003~2018年累计生产鲜茧31377.36吨,累计蚕农收入超过10亿元,10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种桑养蚕已经实现脱贫。
【编辑点评:由“单打独斗”变“抱团发展”, 蚕桑产业已成为景东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关键词:小蚕撬动大产业 景东铺就致富路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