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拉沙“嫩芽”脱贫记
本报记者 谭梅
“咱们尖扎县能科乡拉沙村自己办的藏服加工合作社,前两天又分红啦!65户村民分了57万元红利,还创下了村集体经济113400元的纪录!”说这话的是我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扶贫开发局副局长万玛昂杰。对于拉沙村创办的这个藏服合作社,他很有话语权。
地处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能科乡的拉沙村,是黄南州一个深度贫困村,原先地处脑山地区,现通过易地扶贫整村搬迁至尖扎县城附近。全村共有94户420人,建档立卡户31户122人。自我省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拉沙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按照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受益的思路,逐步探索实施了拉沙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扶贫模式。
2017年,时任黄南州民政局副局长的万玛昂杰作为能科乡拉沙村联点扶贫领导,带领拉沙村“第一书记”才多加,利用三个月的时间走村入户,通过与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交流,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商则商”的发展思路,引导群众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制作民族服饰等特色产业。
“拉沙村村民自古以来家家户户都有做藏服的传统习惯,藏服制作手艺精湛,技能独特。在村里创办一个藏服加工制作合作社,本身就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万玛昂杰谋划着拉沙村的发展之路。
经过多方考察调研,他了解到我省的民政救灾物资里缺少民族服装。于是,他多次与省民政厅衔接,争取到了省厅以及黄南州委州政府的支持,这让万玛昂杰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建立拉沙村“江尼”(藏语,意为嫩芽)藏服制作合作社。这个项目,既填补民政救灾物资需要民族服装的空白,又能给拉沙村创收,让村民在家门口通过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说干就干,设想很快付诸行动。此后,这个总面积为25.04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山面积4.78万亩,人均耕地只有3亩的拉沙村,培育了一棵承载着全村人民希翼与憧憬的“嫩芽”!
早在今年7月,记者跟随省纤维检验局工作人员,前往位于黄南州扶贫产业园内的“江尼”藏服制作合作社时看到,宽敞明亮的厂房里整齐高垒着制作精良并已包装好的藏服,十几名裁缝认真地埋头工作着,缝制、熨烫、质检、装袋……家门口的服装厂让拉沙村的村民们换了个活法,让他们掌握了技术、改变了思想、增加了收入,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没来合作社上班之前,农闲之时我在家也做衣服,但几乎挣不到钱。现在到合作社来上班,还是做衣服,但现在做衣服有了专门的缝纫机和厂间,我还成了有固定工作的上班族,收入比以前多了很多。”拉沙村村民白噶用藏语说着,一旁的村党支部书记为大家解释着。
白嘎告诉记者,来这上班之前,都经过统一培训。“算起来,到合作社里上班已经有三个年头了,我们是计件算工资,上个月结算时,我拿了4000多元钱的工资,最高的一次拿了7000多元。现在家里的地也依然种着,挣钱和种地两不误,日子也越过越好。” 白嘎说。
而像白嘎一样,通过扶贫项目和自己的双手脱离贫困生活,走向致富的人,在拉沙村还有很多。
在采访中,年轻的80后村支部书记丹增尖措告诉记者,以前村子里饮水、交通都极其不便,村民们生活很艰难。虽然有做藏服的传统手艺,但是没有利用好这个资源。直到黄南州民政局作为联点帮扶单位,才把这个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起初,我们根本不懂如何做企业标准、如何申请商标、如何营销等等,是万玛局长和扶贫工作组不辞辛苦、不厌其烦,一遍一遍、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规范企业、如何做投标文件、如何参标、签订合同,带着我们在干中学、学中干,在家门口致富创收。”
为了进一步规范生产提升“江尼”藏服品牌知名度,万玛昂杰在得到黄南州政府领导的支持后,通过多方努力和协调,邀请青海省纤维检验局专家上门指导、服务,并为藏服加工厂做好了企业标准。此外,黄南州市场监管局为合作社资助资金作为服装检验费。
同样是80后的村委会主任扎西三智,在西宁有自己的工厂。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多次做他思想工作,他也想为村里做点事,于是加入了藏服加工厂,并成为藏服制作合作社副理事长。这位年轻的致富带头人回到家乡,为村民谋福利,并努力开拓着村里服装厂的销路。
设计师闹日切旦是应村委会邀请加入合作社的,他表示,现在合作社有了企业标准、质量标准,有专业人员的示范带领,下一步还要进一步拓展市场,研发高端产品。
如今,拉沙村加工的“江尼”藏服已销向我省大部分藏区,村合作社也渐渐与外界企业展开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目前,拉沙村藏服制作合作社有65户入股,其中31户为贫困户。加工厂产业发展已见成效,2018年总销售额达2325100元,上缴税收88162元,净利润767112元,再就业收入461200元,合作社20名工人人均年收入达23060元,入股农民65户每户收入达11449.43元。今年,拉沙村藏服制作合作社户均分红6800元,合作社20名工人总计收入40万元。
除了拉沙村的藏服制作合作社发展初见成效,今年年初,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村里同时创办了苗木合作社,其发展也令村民们充满期待。
尖扎县每年都在大面积植树造林,因此苗圃培育有着广阔市场和大好前景。据了解,合作社苗木生产组基地占地150亩(1亩≈0.067公顷),2019年开春后,组织村里有种植经验的12名村民到互助县实地考察和观摩,于5月份种植油松15万株,云杉10万株,目前,苗木成活率达98%,预计2019年年底可出售,预计增收5000元/亩,户均增收1.12万元。计划2019年开春扩大苗圃基地150—200亩。计划购买5000—10000只土鸡,发展养殖业。还计划将4.7万亩闲置草场租给邻村。
谈起村子发展的明天,大家都信心十足!
在“江尼”藏服制作合作社办公室墙上,记者见到关于“江尼”这个商标名称的意义和对颜色的注解,其中有一句话触动人心,并久久在心底萦绕:拉沙村人民团结奋进、攻坚克难,不断提升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天的“嫩芽”,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将成为一棵参天大树,造福一方百姓。
关键词:拉沙“嫩芽”脱贫记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