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

四川“温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新突破 再创“北林”新篇章

2019年11月13日 17:22 |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65公里的北林绿道、田园综合体、川西特色林盘、花木园林……在新的机遇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温江“北林”深度围绕“乡村振兴”展开思考。成都农高园作为“北林”的建设者,始终坚持“高端实施西控,绿色践实西控理念”。按照“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宜业宜居宜游的新中心城区”的总体目标,立足于“南城北林”空间格局,主动肩负起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使命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主阵地”责任。通过加快“农创、农旅、农养”三农融合发展实现产业振兴,加强高校院所借智聚才实现人才振兴,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实现文化振兴。为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基础,实现“三农”创新融合,持续推进生态价值转化,纵深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温江以产业功能区理念探索乡村振兴路径,推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温江区始终坚决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系列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功能区“核心在产业、关键在功能、支撑在园区、机制是保障”的建设理念,聚焦农创、农旅、农养“三农融合”,加快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由点至面,通过“焦农创科技引领,提升都市现代农业硅谷显示度”,“聚焦农旅品质引领,提升生态园林博览园美誉度”,“聚焦农养高端引领,提升西部两养标杆知名度”以及“加强要素保障,增强产业发展动力”,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成都创建国家农高区为总揽,做强都市农业产业核心,专注“三农”创新融合,高标准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硅谷、生态园林博览园和西部两养标杆,持续推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努力探索乡村高质量发展路径。

成都农高园作为温江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肩负着成都西控区域实现乡村振兴探索温江实践的重大使命。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因此,我们要加快融合发展实现产业振兴;要加强借智聚才实现人才振兴;要挖掘本土文化实现文化振兴;要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生态振兴;要强化党建引领实现组织振兴。

农创:新农科创新中心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创新是温江“北林”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温江“北林”抓好农高农创示范带建设,以生动展示温江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孵化、转化实力为重点,以农高区创新中心为主要载体,打造涉农科研和知识产权交易场景,建设服务全川、辐射西部的都市现代农业硅谷务实发展。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成都市科技局、温江区人民政府、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特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以助推现代农业示范城市建设为核心,以市校合作重点项目为抓手,在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

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诞生,将紧紧围绕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按照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关键技术集成、关联企业集中的要求,面向国内外招引更多知名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企业、金融机构等入驻,将建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联动,集农业科研、国际交流、产业孵化、综合服务4大功能区于一体,引领四川、带动西南、服务全国、国际水准的特色生态农业“硅谷”,短短一年,已入驻23个平台,36家企业……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成都市乃至全省农业领域唯一的新型产业研究院,其目标直指乡村振兴的“技术性痛点”,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方要素打破重重壁垒,一方面创建运营“农科e站”技转平台,一方面创立“川农牛农业链公共技术平台”,其次是创立基于云平台的“人工智能养殖技术示范与应用”…借助农业科技人才优势和农业科技成果优势,深化合作,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金融服务、科技成果托管、专利成果撮合交易、政策咨询服务、农业项目全开发周期服务、成果跟踪熟化服务等方面扮演好供给与输出的角色,助力“北林”农业发展,助力温江乡村振兴发展。

农养:特色康养项目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温江“北林”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温江特色”为理念,农养融合进一步取得高端突破。依田村项目发展正好也完美诠释了“北林”贯彻落实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促进温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川西民居风格的建筑次第排列,数间民宿镶嵌其中,而在建筑之外,则是稻田阡陌,绿树成荫,“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感”油然而生……“北林”依田村项目位于温江区万春镇,是按照国家5A级标准打造的成都田园国际康养度假目的地,是温江北林环线上的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当地群众就近居住、就地就业,推动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变、农民向股东转变。同时,该项目还将引入国际知名特色品牌,建设稻田边的温泉,打造新型乡村健康综合体。从项目总体规划来看,以川西田园风光为主,将按国家5A级标准以“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康养”模式打造一站式健康生活高地。这是成都农高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又一具体实践,助推健康产业功能区建设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力作,更是农高园坚持农商文旅体养融合思路,创新发展“农业+文创”“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实践。

农旅:生态、经济、健康助力乡村振兴

农旅融合是推动“北林”乡村振兴重要因素,高位求进是关键。按照“生态道、经济道、健康道”要求加快65公里北林绿道场景建设,建成运营九坊墅宿等精品民宿19个,新增原乡和林等AAA级林盘景区3个。

繁荣都市、静谧村落、改善城乡生态、美化城乡环境,串珠成链,一条绿道撬动城乡“美丽经济”……在“北林”长达65公里的绿道人尽皆知。近年来,成都农高园把绿道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牵引性工程,着力打造集空间全景化、体验全时化、休闲全民化于一体的花卉园林游览、高端民宿体验、生态绿道健身和康养医疗服务四大旅游消费场景,让当地群众充分共享绿道增值效益。温江“北林”更是希望通过消费场景的打造,实现片区内“田园绿道”到“公园绿道”、“骑行绿道”到“休闲绿道”、“输血绿道”到“致富绿道”的转变,使绿道成为生态道、健康道、经济道、幸福道。

“北林”绿道推动了“北林”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换,打造消费场景,围绕三大主导产业,鼓励绿道沿线花木企业以绿道为轴线调整种植区域,集中展示精品花木资源和特色花木产品,形成紫薇、编艺、盆景等展示带,引导“园子变景点、园林变景区”,构建产品销售、旅游消费、文化创意等叠加的多元业态,加快推进新尚花卉博览园等项目签约落地,沿绿道建成惠美花境等花木精品园区,在北林绿道生态旅游环线,农高园布局的以龙头项目为带动的“6”个百亿级项目组团已基本编织成型,区域内点状布局的N个田园形态的特色疗养民宿、中医养生会馆、生态湿地农庄等林盘改造及田园综合体特色项目星罗棋布,绿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再创辉煌。

同时,“北林”生态本底良好、区位优势明显,最具建设公园城市基础,这里拥有“六湾五林三湿地”生态空间格局,是成都的城市绿肺;四河穿境而过,支斗农毛纵横交错、千渠万塘自成体系;是全国四大花木主产区之一,18万亩花卉苗木遍布全境,7000余个川西林盘星罗棋布,350公里田园生态天府绿道曲径通幽,天然具备建设公园城市的综合优势,成都农高园正在努力成为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样本。

振兴乡村发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是农创,农养还是农旅,温江“北林”都有足够的耐心、毅力和韧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我们要准确把握市委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部署,我们要准确把握产业功能区与传统产业园区的位阶区别:按照市委乡村振兴和产业功能区要求,我们认为成都农高园作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不仅只是单纯的产业园区,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主战场,更肩负着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主责任,在乡村五大振兴中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立足温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新突破,再创“北林”新篇章。(唐秸)

关键词:四川“温江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新突破 再创“北林”新篇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