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宁夏创新模式保护困境儿童:织张网 看好病 给个家
核心阅读
宁夏成立自治区级儿童福利指导中心,使优质资源覆盖全区困境儿童,提高保障效率;形成独具特色的宁夏家庭寄养模式,以社区为依托、寄养家庭为主体、亲情化养育,让孤残儿童享受家庭的温暖;培养、招纳人才,建成一支专业化医疗康复队伍,为孤残儿童提供完备特殊教育。
银川阅海之畔,宁夏儿童福利院坐落于此。福利院的宝宝区内干净整洁,木制床位散发着婴儿的香气。刚学会走路的小吴(化名)眼睛亮亮的,对周遭一切满是探索的冲动。小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生下不久遭到遗弃,由固原市儿童福利院转送到此。
夏初时节,小吴由宁夏儿童福利院对接资源,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成功进行了心脏手术;待到暮秋,再见小吴时,亮晶晶的眼眸里已是满满的灵动。
资源覆盖困境儿童
“宁夏儿童福利事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是在机构架构模式上成立自治区级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将资源、专业服务以及人文理念传递给区内市(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宁夏儿童福利院院长杜勇认为,正是得益于自治区直属的机构设置,在困境儿童保障上效率提高了很多。
吴忠市儿童福利院距银川一个小时的车程。这座福利院占地4480平方米,目前有80张床位,居住于此的儿童共有29名,每个功能分区都有明确的功能规划,福利院距离吴忠市的重点中小学距离不远,每天都有专职老师负责接送儿童。
“16名员工基本是在2012年福利院投入使用之后便在这儿工作,职工流失率相对较低。”一同接受采访的办公室主任王丽红说,从成立之初白墙铁床的简单,到如今完备详尽的规范化,都得益于宁夏儿童福利指导中心的悉心指导。
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在对地市儿童福利机构调研时指出“要充分发挥宁夏儿童福利院专业、服务、文化及管理的资源优势,辐射带动全区各级儿童福利机构同步发展”。自治区民政厅在认真分析全区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布局、协同发展、分步实施”的理念,提出依托宁夏儿童福利院成立宁夏儿童福利指导中心,统筹辐射指导全区各儿童福利机构的业务发展。宁夏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成立3年来,已与4个市5个县的儿童福利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协同发展关系。
吴忠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马田认为,从机构管理、人员素养到功能分区等一系列大小事宜由粗放到精细化的变化,这是一个肉眼可见的巨大转变。仅2018年,宁夏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共整合专业技术资源87人次,对4个地级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业务指导30次,为93名儿童进行了康复需求筛查及康复指导,对机构内所有孤弃儿童提出了安置建议。
宁夏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唐银燕基本每个月都会带着团队赴区内其他市县进行工作指导,相应地,也会对被指导的福利院内儿童身心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以确保儿童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构建家庭寄养模式
清晨6时30分,刘淑琴洗漱完毕,清扫房间,做好了早餐,然后轻轻唤醒了熟睡中的小宁(化名)……54岁的刘淑琴做“寄养妈妈”已经有16个年头。
刘淑琴的家里现在寄养着两个孩子,8岁的小宁和18岁的小乐(化名)。小宁和小乐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遗弃,后来收养在宁夏儿童福利院,受益于家庭寄养这种促进孤弃儿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的养育模式,两个孩子先后来到了宁夏银川市永宁县惠丰村的刘淑琴家里寄养。
刘淑琴从2003年开始成为“寄养妈妈”,那一年,两岁多的小乐来到了她的身边,当时她自己的儿子15岁,闺女13岁。刘淑琴笑着说,本以为已经有了丰富的育儿经验,可面对小乐的到来,刘淑琴的养育经验似乎不够用了。还好,宁夏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服务中心对成为“寄养妈妈”的候选人进行完备的培训,刘淑琴边学边用,慢慢就摸着门了。
2001年,为了让孤残儿童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宁夏儿童福利院在银川市永宁县惠丰村正式启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经过福利院社工的专业评估,选择残疾程度轻、体质相对较好、有情感需求的孩子,被寄养到经评估筛选的寄养家庭中。每个寄养家庭寄养两名儿童,福利院按规定对寄养家庭有一定的经费补贴。
2014年,为了解决寄养儿童医疗康复、特殊教育不足的问题,宁夏儿童福利院创新工作思路,将寄养工作由检查监督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在当地建立了“家庭寄养服务中心”,将院内医疗、康复、教育资源延伸到社区,推行以儿童“拥有家庭、身心健康”为核心的专业社会工作模式,强化个案管理和跟进服务,对寄养儿童在医疗养护、康复教育、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有针对性地为寄养儿童提供专业服务,为寄养家庭提供培训指导、人文关怀等支持服务。通过合理利用院内、社区、家庭优质的资源,有效解决了家庭寄养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
有家庭寄养服务中心的保障支持外,宁夏儿童福利院也积极探索提升寄养儿童的社区融合。多年来,先后有329名孤残儿童被寄养到105户家庭中,形成了“以社区为依托,孤残儿童为中心,寄养家庭为主体,专业化介入、规范化管理、亲情化养育、社会化融合”这一独具特色的宁夏家庭寄养模式。
提供完备特殊教育
“现在,宁夏儿童福利机构收养安置的儿童,98%以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和残疾,儿童的基本养育和照料需求满足后,还需要专业的医疗康复服务保障。”宁夏儿童福利院成立之初,医护人员等专业人才缺乏,专业化服务水平低,为满足病残儿童的健康成长需求,宁夏儿童福利院通过完善制度、培养人才、创新方法,实现了一条满足儿童“医疗+康复”的自我发展道路。
2012年,刘涛来到宁夏儿童福利院工作,在这之前,她是一名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我们的服务对象年龄越来越小,临时庇护制度出现后,宁夏儿童福利院较早在国内建立弃婴儿临时庇护制度,将医疗救治工作关口前移,送来的孩子很多体重低,残疾程度严重,促使我们要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2013年我们收到的一个孩子,早产儿,才4斤多,一个下午心跳停了3次,我们都抢救回来了。”刘涛负责的医务部门,建立并完善了入院儿童健康评估、儿童生理心理发展评估、残疾儿童康复教育评估等医疗救治服务机制。
副院长范篆玲介绍说,为更好实现对病残儿童医疗救治,福利院下大力气改变专业医疗人才匮乏的局面,在发展培育本院原有医疗人才的同时,积极和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招考、选调专业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宁夏儿童福利院已经建成了一支由儿科临床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矫形师和护士组成的专业化医疗康复队伍,并在2009年成立宁夏儿童福利院医疗康复中心。
实际上,在医疗基础之上的残疾儿童康复治疗是儿童福利院急需提升的工作内容。儿童福利院康复中心主任马晓飞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建设,如今的宁夏儿童福利院康复中心已建立“科学筛查、入院评估、康复治疗、家长培训、跟进回访”五位一体的专业化服务流程,近几年每年都有逾200名残疾儿童享受康复治疗。
此外,在宁夏儿童福利院里孩子到学龄后,会根据社工的评估结果分配流向,无法在外就读的孩子会在院内接受专门的特殊教育,而符合条件的孩子可以去福利院外相应的银川市内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周末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补习数理化等专业课程外,钢琴、架子鼓、绘画等创新素养课程也井然有序。
在宁夏儿童福利院内,记者见到吴忠市红寺堡区的马芳(化名)女士正带着儿子进行康复治疗,而马芳也在参与针对家长的康复技能培训。马芳讲到,地方民政部门会对贫困家庭状况进行摸底,对于本地区无法及时救助的残障儿童,会与宁夏儿童福利院对接,进入“明天计划”康复救助拓展项目。而且来到这里进行康复治疗,整个流程基本都是免费的,缓解了他们很大的压力。
聚焦宁夏170个深度贫困村残障儿童,实施“贫困家庭残障儿童康复救助计划”和“残障儿童母亲康教培训计划”,宁夏儿童福利院为240余名残障儿童提供了康复救助,对其监护人开展康复教育技能培训,解决了困境儿童家庭的后顾之忧。
关键词:宁夏创新模式保护困境儿童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