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
洛南县:聚焦就业扶贫 聚力脱贫摘帽
吴军锋
初冬的洛南,层林尽染,奋进的洛州,激情似火。
一座座社区工厂鳞次栉比,一个个劳务品牌异彩纷呈,一场场就业培训如火如荼……
远元商学院落户洛南,陕西金翼服装“金凤凰”栖息洛南,红海、众望红等人力资源公司进驻洛南,“洛南月嫂”走出洛南创出品牌,洛南县创业就业扶贫工作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019年,洛南县紧贴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紧扣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主线,紧抓就业扶贫优惠政策落地,积极培育社区工厂促进群众“就地就业”,着力搭建就业平台推动群众“转移就业”,推进政企协作实现定向“培训就业”,多方开发公益岗位保障群众“稳定就业”,全县就业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4万人,创收11.9亿元,完成贫困劳动力创业培训3710人,通过公益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2803人,认定就业扶贫基地28个、社区工厂13个,吸纳劳动力稳定就业1600人。
培育社区工厂 促进群众“就地就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为破解农村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难题,洛南县始终坚持把建设社区工厂作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有效载体,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的社区工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补贴管理办法》《就业扶贫基地认定和奖补性职介补贴申报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全面推行“技能培训+社区工厂+贫困劳动力就业”模式,利用发达地区用工调整和产业转移机遇,结合移民搬迁点建设和“双示范”社区建设,按照每个镇(办)至少建设一个社区工厂标准,出台扶持政策,整合土地资源,盘活固定资产。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停办校舍和移民搬迁点门面房,免费提供场地、扶持装修改造、减免相关税费,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城镇人口聚集地和易地搬迁小区兴办“社区工厂”,积极利用苏陕协作资金,对认定的社区工厂以工代训发放培训补贴,吸引贫困劳动力进厂就业。目前,全县已建成认定就业扶贫基地28个、社区工厂13个,吸纳劳动力稳定就业1600人,促进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搭建就业平台 推动群众“转移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就业扶贫工作中,洛南县将劳务输出与现场招聘相结合、与劳务中介相结合、与苏陕协作相结合、与创业带动就业相结合、与信息系统建设相结合,积极搭建各类就业平台,推动群众实现“转移就业”。
先后组织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公益专岗暨民营企业招聘会、宁洛劳务协作暨民营企业招聘会6场次,有组织转移就业群众1.8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500多人。先后引进红海、众望红等著名人力资源公司,并建立县镇村三级劳务网络,实现有组织、有规模、有质量的转移劳动力就业。目前,已为165个村配备了合格劳务经纪人,在243个村组建了村级劳务服务工作站。利用苏陕协作政策,加快群众转移就业,江宁区102家企业先后为洛南提供300多个工种6000多个岗位,赴江宁转移就业劳动力210名。将返乡创业与就业扶贫有机结合,搭建创业平台,优化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目前,全县返乡创业人员达1400余人,涌现出了德盛隆食品公司叶军平、元扈农业科技公司刘嘉、飞鼠公司张鹏等一大批返乡创业典型,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600余人。
推进政企协作 实现定向“培训就业”
在推进就业扶贫过程中,洛南县不断推进政企合作、校企合作,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变“三单”为“三结合”,变“两难”为“双赢”,变“单一”为“双向”,着力推动贫困群众通过定向培训实现就业。
按照“企业出订单、职校出菜单、政府来买单”思路,洛南县人社局积极充当“就业红娘”,为劳动力供求双方牵线搭桥,促进雇佣双方缔结“秦晋”。引进红海和众望红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就业安置协议,实现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相结合。坚持主动招引与洽谈合作相结合,县政府与郑远元集团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建成全国首家旗舰级远元技能培训中心、修脚旗舰店和实训实操基地,每月组织两期贫困劳动力足部保健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定向安置到远元集团就业。全县累计参训1386人,837名培训合格学员先后在重庆、西安、南京等地定向安置就业,月平均收入5000元以上。其中32位学员已走上管理岗位,月平均工资达到8000元以上。坚持技能培训与劳务品牌结合,依托华阳职校、三秦家政等14个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努力打造“洛南焊工”“三秦家政”等特色品牌,实现有外出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加入品牌劳务队伍,外出就业有困难的在社区工厂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全县开展缝纫、电焊、足部保健等专业技能培训80期3130人,开展创业培训11期269人,有1715人通过培训实现稳定就业。
“我通过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从此告别了贫困,也找到了我人生奋斗的方向。”三要镇青年常燕燕,由于家庭贫困一直漂泊打工。 2017年一次偶然机会,她参加了洛南县远元修脚首期培训班,如今,已经从一名普通员工做到店长职位。
开发公益岗位 保障群众“稳定就业”
洛南县针对农村“三无人员”无业可就实际,结合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就业扶贫工作需求,在农村特设公益岗位,先后为全县16个镇办238个村(社区)设立村级保洁员、信息员岗位,每人每月给予360元岗位补贴,实现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脱贫“两不误”,目前,全县累计开发就业扶贫特设公益性岗位1486个,安置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本着“谁用人、谁出钱”原则,积极拓宽公益专岗,在全县各镇(办)、各部门、各企业开发公益专岗,通过公益专岗安置贫困劳动力74人。按照全县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需要,他们积极推进生态护林员公岗,全县通过生态护林员公岗安置贫困劳动力938人。
壮阔洛州潮,奋进新时代。站在新的起点,洛南县将继续全面落实就业扶贫政策,提高政策普惠性,扩大政策覆盖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巩固提升就业扶贫工作成效,不断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洛南县全面决胜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聚焦就业扶贫 聚力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