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458名“兵支书”脱贫战场显身手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胡丽华 杨小友
自2018年起,安顺市先后选拔458名优秀退役军人担任村支书、村主任和村两委委员,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成为脱贫攻坚、发展产业,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脱贫致富引路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兵支书”。
458名“兵支书”带领村民在300多个同步小康村,打响了一个个“攻贫困、拔穷根”的战役。他们在走村串户中问民情、在田间地头谋出路,在石头缝里觅产业……不到两年时间,领办创办了村级经济组织120个,让13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走出了一条以“兵支书”为引领的同步小康新路。
选育管用:筑牢村级脱贫堡垒
安顺市下辖6县区大多为贫困县,其中有1个深度贫困县、2个极贫乡镇、178个深度贫困村,许多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能打好脱贫攻坚硬仗的人才队伍从哪里来?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安顺军地不约而同地“盯”上了退役军人这个群体。
“退役军人战斗力强、无私奉献敢担当,是巩固基层政权、振兴乡村的好人选。”安顺市委书记陈训华说。
2018年,安顺市军地协同,从“选、育、用、管”着手,建立联选共育机制,从1.2万名退役军人中选出精兵强将担任“兵支书”。
为培育能打善攻的“兵支书”,安顺市委组织部根据“兵支书”个人特点和发展需要,依托安顺市军地实践中心、“兵支书之家”等阵地,分期分批选派163名“兵支书”到大坝、塘约等“领头雁”实训基地,进行脱产一周的跟岗实训,通过陈大兴、左文学手把手的教、人对人的带、点对点的学,切实提升“兵支书”实战能力。同时,各县区同步开展“兵支书”技能培训、岗位练兵等500余人次,采取实战培训、学历提升培育过硬本领,以清单化、定期考评严管管出优良作风,激活“兵支书”的活力,筑牢农村基层战斗堡垒。
“在脱贫攻坚战场,农村基层党组织后备力量不足,带动能力弱。”安顺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刘彤说,退役军人作风实、战斗力强,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精神,只要在选育管用上下功夫,将成为安顺破解农村基层党组织“人难选、选人难”的“金钥匙”。
“兵之书之家”是安顺市军地实践中心的一个品牌。安顺市军地实践中心,是安顺军分区和市委宣传部为了创新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共同创建的一个创新载体。人文社科、农林牧渔、工业技术等方面的216名专家资源和50余个项目模块,为“兵支书”提供讲习宣传、技能培训、项目对接等服务,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兵支书”、村两委委员、村民可以通过App线上点单,对国防教育、农业发展等相关课程进行预约,再由军地实践中心负责联系相关专家授课,锻造练强“兵支书”本领,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推动脱贫攻坚迈上新台阶。
到目前,安顺市共有77名“兵支书”获得省市县三级表彰,培育出了西秀龙青村李国富,平坝天龙村何忠金,普定化新村胡波,韭黄村杨守亮,紫云枫香村韦正富等一大批优秀“兵支书”,先后有85名“兵支书”被推选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形成了“激励一人、带动一批、示范一片”的良好氛围。
各显神通:脱贫战线立新功
“他不愧是当过兵的人,干事雷厉风行,对老百姓的事情热心肠得很,是个靠谱的好干部。”走在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提到村支书肖正强,村民都赞不绝口。
1997年,16岁的肖正强步入军营,成为一名军人。2005年,他退役后返乡创业,经营建材生意,每年收入不薄,全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怀着带领群众致富的初心,2016年,肖正强担任平元村党支部书记。
然而,肖正强上任后发现,村里基层党组织涣散,很多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留下了村干部懒政、不办实事的刻板印象。发现问题,肖正强换掉慵懒的村干部,调动村里的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知识青年,配齐了村干部队伍,并借鉴部队管理办法,定下“规矩”: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要请假。他还将39名退役军人组织起来,组建成脱贫攻坚突击队,发挥退伍军人的带头作用,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并制定村规民约,刹住歪风邪气。同时,结合平元村交通便利、土地平坦的自然优势,肖正强带领村民成立平元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400多亩,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贵阳市场不愁销路。2018年,他动员村民利用500亩荒坡种植桑葚,与贵阳桑葚酒深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协议,以保底价收购桑葚,产业欣欣向荣。
像肖正强这样的“兵支书”还大有人在,当过兵、有智慧的褚代洋也是其中一员。
2016年,褚代洋担任普定县穿洞街道靛山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褚代洋创新手段,以党员、退役军人带头示范,动员群众以土地、劳动力入股村级公司,通过“村公司+基地+大户+贫困户”的模式,种植韭黄800亩,引进茗之源茶业公司种植白茶、黄金芽800亩,建立靛山经果林育苗基地,种植猕猴桃、梭筛桃、冰脆李等200余亩。实现贫困农户利益联结全覆盖,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群众的腰包鼓了、票子多了,活力空前高涨,村子“活”了。
产业兴旺,褚代洋逐渐完善基础设施、改造村容村貌,申报项目修建“两四路”,打通了靛山村发展动脉,挤进县城20分钟交通圈。硬化通组路、产业路、联户路,安装太阳能路灯、拉通自来水……靛山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美丽乡村的美景次第展开。
目前,“兵支书”所在的贫困村已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示范效应:引领决胜同步小康
安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本强介绍,安顺军分区与安顺市委宣传部共同推进军民融合,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兵支书”、村两委委员、村民可以通过App线上点单,对国防教育、农业发展等相关课程进行预约,再由军地实践中心负责联系相关专家授课。“通过对‘兵支书’的培训,让他们掌握知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当过兵的人,就要退伍不褪色,努力决战脱贫攻坚,带领群众同步小康。”普定县化处镇化新村党支部书记胡波说。
以前的化新村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当过兵的胡波担任村支书后,找路子、想办法,找准产业方向,成立村级公司—贵州新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和现金入股的方式,整合该村6300亩土地,种植韭黄,拉开该村致富奔小康的序幕。
现在,化新村建成6300亩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1000平方米的冷冻库房,该村也成为“安顺市蔬菜保供基地”、省级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园区韭黄种植基地,带动350余农户致富,村民收入年年攀高,今年,该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胡波不仅带领本村村民脱贫致富,还帮助周边几个村成功脱贫“摘帽”,带领群众构建起覆盖普定县的乡村振兴“产业链”。
胡波不仅是农村发展的领头人,也成为“兵支书”所在村“黔货出山”负责人。在军地共建下,普定县64个“兵支书”所在村资源整合而成的“君旗村企集团”正式运行,韭黄、蜂蜜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和“黔货出山进军营”项目,源源不断地销往军营超市和消费者手中,形成“聚点成面、抱团发展”合力。
与胡波一样,安顺市“兵支书”领办创办的村级经济组织已有120个,在创业带富、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起到带动作用。在“兵支书”的引领下,一个个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安顺市运用现代网络手段,线上线下“两轮驱动”,通过建设电离运管中心、开发APP、打造网上购物平台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普定韭黄、夜郎蜂蜜等品牌产品已销售全国多个省区市和驻京部队食堂。
实现伟大中国梦,黔中大地更出彩。一个个“兵支书”以敢打硬仗的决心,奋勇争先,谱写决胜同步小康的辉煌诗篇。
关键词:458名“兵支书”脱贫战场显身手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