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图说新闻 图说新闻
翻过“贫困”山,通向“幸福”站
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来到盐井村,对贫困户进行病情随访(1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重庆,武陵山区腹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
一排排巴渝风格的“小洋楼”依山而建,街道宽阔整洁,医院、学校、超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65岁的贫困户谭弟槐,以前家住在高山上,一家人挤在一座破旧的土坯房里。“从村里到场镇走山路最快要1个小时,家里几亩坡地,种点玉米、土豆,没什么收入。”谭弟槐回忆说。
2018年,谭弟槐在政府帮扶下,从高山上搬迁到安置点。新房是一座二层“小洋楼”,出门就是公路,屋后流水潺潺。
如今,谭弟槐儿子外出务工一年收入3万元左右,自己从事公益性岗位年收入6000元,加上养老金、资产收益分红等,全家年收入近4万元,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在2018年彻底摆脱贫困。
“以前不敢想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现在都有了。”谭弟槐自豪地说。
在中益乡华溪村,65岁的贫困户谭登周原本在2017年摘掉“贫困帽”,但2018年意外摔伤,让一家人面临返贫风险。“摘帽不摘政策”,医疗救助解了谭登周燃眉之急:医疗总费用15万元,报销金额14万元,报销比例90%以上。
目前,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贫困发生率从12.7%降至不足1%。
“全县360余户已脱贫但遭遇变故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边缘户,是当前帮扶的重要方面。”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扶贫办主任何德华说,当地在继续推动贫困户脱贫的同时,防止已脱贫户返贫,真正做到“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发生率从10.2%降到了2018年底的1.7%,6年时间减少了8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越是到后期越要注意脱贫质量,越是要夯实脱贫基础,越是要发挥“绣花”精神,在最薄弱的环节做最细致的工作。
关键词:翻过“贫困”山,通向“幸福”站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