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从带着泥汤的大锅饭说起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涉县后池村,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场的一个缩影。后池人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开山筑路,钻岩找水,开荒播绿,奋力搬掉“贫穷”这座大山。
4年来,新华社记者多次到后池村采访,这里选取三篇记者日记,记录后池人一些催人泪下又给人力量的奋斗场景。
1 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晴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
晚上回到宾馆,仍在感动于白天后池人火热的修路场景。
排成队传运石块砌路沿,农用三轮车、手推车往来穿梭运石块,一锹一铲平整路面……已经习惯于用开凿机、铲车、压路机修路的我,没想到还有人以这种最传统的方式修路。
尤其忘不了那个推独轮车运石块的老人,他身材瘦小、脸色黝黑,可能因为年岁过长体力不支,车子一直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左右摇晃,经过我面前时,“哗”地倾倒。有人帮他把车扶起来,重新把石头装进去,他又继续推着车摇摆前行,没说一句话。
最触动我的,是山坡上支起的几口大锅。
为了节省中午吃饭时间,村民把家中大铁锅背到山上,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和妇女充当起大厨的角色。我注意到,类似化肥袋的塑料袋子、像油漆桶似的塑料桶以及我们平时用于盛放垃圾的塑料筐,都成为他们运水、面条、白菜的容器。
熊熊燃烧的柴火、挥舞搅锅的大铲、大锅上的腾腾热气……酣畅淋漓的画面虽然地处巍巍太行的一个犄角旮旯,但仿佛沸腾了整个太行山。
一位乡镇干部回忆起他吃的一顿饭:“那天,寒风刺骨,风卷雪花打得睁不开眼,然而,后池村民都没回家,仍挖土的挖土、垒堰的垒堰,一个个头顶白雪、腿拖黄泥。吃饭时,村民们或站或蹲,边吃饭还边开玩笑:‘老天怕饭没味道,刮来柴草当菜吃,添些尘土当调料。’我吃了一碗面条,最后剩在碗底的,竟是一层厚厚的黄泥汤。”
此时,我想起华罗庚的名言: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得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后池人,就是在用这种精神,以事不避难、苦干求变的态度,突破贫困的枷锁。
2 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晴
今晚无月,山里的夜,深沉静谧。
听说村干部晚上要碰头,我们晚上赶到村东头的村委会。这是上世纪70年代建起的小院,北面、西面各有一排砖房,曾是村小学所在地,2017年村里希望小学建起来,老师学生们搬走了,原本在一间石头房里办公的村委会搬到这里。
约莫8点多,有人陆陆续续来了。有的骑着电动车呼啸而来,有的抽着烟快步走来。最后一个进院的刘现方,趿拉着拖鞋,打着手电筒,经过乒乓球台,绕过一棵大柳树,走进北面亮灯的房间。
我们跟着进屋,党员们齐了,就开始“扯”了。“扯”是当地土话,但他们不是“闲扯”,而是安排村里生产。自2015年修路开始,每晚这顿扯,只要他们不病倒,风雨无阻。
今晚这顿“扯”,依旧从生产开始。几个支委各管一摊,分头说了山上绿化、果园、村里涂料厂的事儿。村支书刘留根叮嘱:“这些天天旱,刚栽下的800棵梧桐树要集中精力浇水,务必要让它们活了。桑葚采摘也到了关键期,要再浇一遍水,保证产量。”
扯完正事,他们也扯点远的,这晚他们扯到了梦想。有人想弄个大湖,有人觉得山头可以修条索道,还有人建议把山上的梯田改造为夜景梯田,“让游客夏天看漫山花开,冬天看满山冰雪”。
这群五六十岁的汉子,声音越来越大,兴奋溢于言表,一个话音未落,下一个抢着说。
旁听的我们,被他们的热情点燃,也想说几句,一起畅想这个太行深山村的未来。
临近夜里12点,我们起身离开,刘留根送我们到门口。
“你们不回?”我问。
“我们再扯一会儿。”他说着,眼睛望向那间明亮的屋子。
3 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 晴
山路十八弯。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头昏脑涨之际,已置身于大山深处。
正值盛夏,车窗外漫山遍野的绿,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白,忽闪而过。这是后池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民介绍才知道,那些小白点叫“鱼鳞坑”,是村里人为了绿化荒山,用200多个日日夜夜挖出的树坑。白色的挡板状如月牙儿,远看就像片片鱼鳞,在阳光下闪烁。
今天采访,印象最深的是两张照片,那是包村的年轻乡干部李亮斌给我看的。
一张拍摄于2016年3月15日,这是每个后池人都忘不了的日子。村民们义务出工100天修出6公里长的上山路,竣工了!
刘留根们第一次坐着村委委员刘拥军的五菱牌面包车,一阵风似的上了山。7个好汉站成一排,冲着镜头不约而同地露出大白牙。
刚到后池一个月的李亮斌也在其中,这个尚未满30岁的小伙子,打心眼里高兴。
“到村里第一天我就被震撼了!大冬天里荒凉得很,哪想能看到全村人齐上阵修路这么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些荒山沉重地压在后池人身上,别人都往外跑,可他们却敢向贫困宣战。”李亮斌说,3年多来,他平均每周在村里待4天,被这里的人感动着,影响着,“他们可爱、实干,有奉献精神。”
另一张照片拍摄于2016年7月25日,罕见的暴雨让后池塌堰6000多处,愚公路也被部分冲毁。村两委成员徒手爬上全村制高点圆梦峰查看灾情。
几个汉子坐在地上,垂着头,望着荒山发愁……李亮斌拍下了他们落寞的背影。
灾难压不垮后池的新愚公们。洪水过后,他们又拿出战天斗地的勇气,轰轰烈烈地展开“十大工程”建家底。短短几个月后,后池连通路路基完成,南北怀峧路相连,一条心形山路跃然眼前。
两张照片一对比,意味深长。
在后池,我们采访别人,也被人“采访”。跟我差不多同龄的亮斌,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你觉得这个村有希望吗?能发展好吗?”
初到后池,我也带着怀疑。这个中国北方最普通的山村,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年轻人严重流失只剩下“等死队”。久困于穷,靠什么起死回生?
火热的劳动、昂扬的精神、团结的氛围……采访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让我们渐渐找到了答案。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中蕴含的伟力,一旦被凝聚、被激发,将创造出无尽可能。(记者范世辉、熊争艳、史竞男)新华社石家庄1月6日电
关键词:从带着泥汤的大锅饭说起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